第九十三章 圣药唯蛤蚧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听到蓝道大师这样回答,沈襄錚沉默了。
    他是在思考自己过去那些宝贵的日子,只怕是一去不复返了。
    蓝道只好又开口说话了:
    “你以为你真的明了这次押镖时间之长,任务之重了吗。”
    “我今天可以完全告诉你了。”
    “三年后,大明朝会发生一场席卷神州的大瘟疫。”
    “如果不好好控制,千里无鸡鸣,万里断炊烟。”
    “这不是骇人听闻的。”
    “而且这场特大瘟疫是海风吹来的洋瘟疫,由倭寇霉国从西洋带来的”
    “这简直是防不胜防。”
    “所以三清教主联合起来了,要天下所有的道众都努力帮助万民防范。”
    “江南就由我来负责,我就选定了南兴镖局。”
    “那颗明珠,是三十三天李老君炼成的防疫法器。”
    “举凡明珠光辉所到之处,这种灭绝人寰的大瘟疫,在三年后,不,即使再过七百年,也难以横行。”
    “七百年后,就当别论了。”
    “所以要在夜晚车载明珠巡展于高山大川,湖泊以及沿海。”
    “这样疫情之魔,就难以放开手脚荼毒万民了。"
    “沿途可能还会遇到叛贼劫匪,都由镖局独力歼灭,或者辅助朝廷予以歼灭之。”
    “这次,你们初试手脚,就做得很好。”
    听了蓝道一席话,沈襄錚终于彻底明白了。
    他觉得师傅应当让崬镖局把这番事情的来龙去脉,任务和目的,都告诉全镖局的人。
    还应该由道家出头,奏明朝廷,昭告天下民众。
    这样才可以事半功倍。
    对沈襄錚的话,蓝道点头赞允。
    他说已经通过那为嘉靖帝炼丹的大道友姚聃想法奏明皇帝。
    但是昭告天下是不行的。
    那会引来国际纠纷的。
    有人说嘉靖帝是个大昏君,整日里在大皇宫后院的炼丹房里修练仙道,一个月难以上一次朝。
    可是他却时时关心着天下大事。没有谁能够瞒过他的。
    那个严嵩,是迟早要理疗一下的,他嘉庆皇帝老早就在心里盘算着了。
    只是时机还未成熟。
    炼丹圣道姚聃是蓝道的大师兄
    神州的道众,在那时少说也占总人口的千分之九点六,只差那么一点,一百个人中就有一个是道教中人了。
    信奉道教的民众,应该是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那么嘉靖帝的耳目还怎么会不灵呀。
    因为道家的最大任务之一,是要天下民众安宁过日子
    你看,只要一个人有了灾病,道士师公一来,一场法事做下来,喝点圣水汤药,所有门上都贴上了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的黄纸符咒,病魔就被驱赶走了。
    天下有事,哪里有道士不知道的。
    道士知道了哪里又会让皇帝不知道呀。
    可以说嘉靖帝的耳目,布满了神州。
    每一旮旯角落里都是皇帝的口舌耳目。
    锦衣卫虽然耳聪目明,但是只有民众,才是无边的海洋呀。
    沈襄錚这一回是听师一席话,胜读百年书了,他明白了许多啊许多的道理。
    结合静安姑姑的教导,他心里有了和崬晶兰和好的主意。
    哪怕是失败三次九次,只要坚持下去,诚心诚意,定能够和她成为蛤蚧夫妻的。
    他和崬晶兰会成为蛤蚧夫妻,这都是静安姑姑在给药他时,对他说的。
    只是他当时不懂,世上只有把鸳鸯比做夫妻,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把蛤蚧比作夫妻的。
    沈襄錚心中恨不得立即再次出发去寻找崬晶兰,前次千里难遇,这次就是走上万里,也在所不惜。
    可是母亲的药还没有服完。
    一剂药,要煎七天,才算煎完,每天服用四次,即白天三次,子时还要服用一次。
    这确实很麻烦,但是沈襄錚孝心可嘉,他每次都要亲奉汤药。
    还有三天,就服完这最后一剂药了。
    沈襄錚正想看看书长见识,听到蓝道行这么一说,觉得自己对这蛤蚧一无所知。
    蓝道告诉他:“这是一种治疗呼吸系统的圣药。”
    “但是开药时,不是用两和钱来计算的,而是蛤蚧一对。”
    “蛤蚧的名字很多,各地的名称不同。”
    “如在台湾一带海岛上,都称其为太守宫。”
    “我在《杏林金导》一书中已经说得非常明白了。”
    沈襄錚立即说:“师傅著作已经大成,可喜可贺。”
    “那么徒儿就想先睹为快,我会焚香礼拜,沐浴斋戒,而后拜读的。”
    蓝道笑了:“不要这样隆重吧,你拿去,可以随便翻看,如有不妥之处,也可向为师提出建议的。”
    老神仙虚怀若谷,使沈襄錚万分感动。
    他想早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