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老钱”的口子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老蒋托孙中山做媒,老孙头很痛快地应承了下来,在他看来,这个刚刚在六月间与他在永丰舰上共同抵御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叛变长达42天的年轻人勇敢果决、忠心耿耿、才貌双全,配给妻妹并无不妥。
    至于三妻四妾,老孙头其身不正,自然不会认为拥有一妻一妾、若干红颜知己,且喜欢狎妓的老蒋有什么问题。
    可老孙头想多了,甭说宋家那一关,就是宋庆龄这一关他都过不去。老蒋可谓是老孙头的心腹,平时经常待在一块,宋庆龄对老蒋的私生活一清二楚,坚决反对自己妹妹嫁给这种男人。
    虽说宋庆龄反对,老孙头还是帮老蒋保了媒,但宋家除了宋霭龄,母亲倪桂珍、二姐宋庆龄、大哥宋子文都旗帜鲜明地表示了反对。
    人好不好先不提,宋家可是虔诚的基督家庭,绝不可能让女儿与一个有着多名妻妾的男人结婚。
    宋家不同意,老蒋却没有放弃,一边情书一封接一封,且送出自己一身戎装颇有英雄气概的相片,一边优化自身的结婚条件——原配毛福梅,和离;心爱小妾陈洁如,送欧洲留学去;姚冶诚没身份,不承认就是;红颜知己,玩玩的嘛!
    另外,也会找各种关系向宋家为他美言几句。
    1922年至1927年,足足五年时间,老蒋都在用行动向世人表明他对宋美龄的爱意,如此执着,固然是爱情,但不能说老蒋没有算计。
    按照当时的国内政治现状,老蒋娶宋美龄,可以借助孙宋孔三家的势力稳固他的地位。
    而站在宋大小姐的角度思考,老蒋喜欢她的妹妹,更想借助三家势力,而在宋家来说,二妹夫已故,弟宋子文与夫孔祥熙擅长的都是理财,不是权谋,乱世当中,光有钱没有势不足以自保,老蒋若能娶了三妹,以他的本事,也许能为宋家打开一个新局面。
    于是,宋霭龄主动找老蒋见了一面,双方相谈甚欢,而后,她开展了说服家人的行动。
    为了搞定宋子文,宋霭龄找了元老谭延闿。
    于宋子文而言,谭延闿不仅是知己,更是恩师。在早期初登广东政坛时,宋子文因为年轻气盛,被元老派排挤,他怀才不遇,颇感苦闷,只有谭延闿慧眼独具,从多方面对他加以提携照拂,宋子文在广东的境遇从此才开始好转。
    宋感谢谭的知遇之恩,谭则欣赏宋的才华——他曾在日记中写道:“五时电疗未毕,子文来看,既竣,乃与同至客室密谈甚久,的是个一人才,恨知者鲜耳。
    宋子文来谈,甚久甚密,亦近之能人,高于孙太子。”
    因此宋有所求,谭无不照准;谭有所言,宋无不听从。不仅如此,早年间还有一段小插曲。
    宋美龄刚学成归国时,老孙头曾有意将她介绍给初丧妻的谭延闿,因为谭不仅是他的忠实追随者,个人能力也很出众,但谭延闿对亡妻情真意切,并不打算再娶,拒绝了好意。
    为了使两家关系不至于尴尬,谭延闿专程前往宋家拜访,在倪桂珍面前认了宋美龄做干妹妹,这样的处理方式很得宋母认可,觉得他是个妥帖之人,所以两家虽未结成姻亲,却也常有往来,关系甚好。
    谭延闿对老蒋不及对宋子文那般欣赏,却也引为同道中人,在老蒋的这桩婚事上,宋家大姐拜托他,干妹妹美龄又心悦之,三个人对一个人,谭延闿略一思考,这个和事佬当做。
    经过再三劝解,宋子文终于点头同意,并在其后老蒋的东洋之行中与他共同拜访了倪桂珍。
    赴日前夕,老蒋将写好的《启事》交予《申报》连登三天,该《启事》的内容为:民国十年,原配毛氏,与中正正式离婚。其他二氏,本无婚约,现已与中正脱离关系。现在除家有二子外,并无妻女。惟传闻失实,易滋淆惑,专此奉复。
    老蒋机关算尽,又得共同利益者宋霭龄里应外合,他总算是抱得美人归,也获得了宋美龄的高附加值,相对的,宋孔两家也获得了巨大的好处。
    由于宋霭龄在蒋宋联姻一事上厥功至伟,孔祥熙又始终坚定地站在老蒋这一边,他在国府内官运亨通,步步高升,从1928年开始,孔祥熙先后担任国府工商部长、实业部长、央行总裁等要职,1933年,更是接替宋子文成为财政部部长和行政院副院长。
    这些,都是宋霭龄争取到的结果,而且,当年宋庆龄因故不得不前往莫斯科暂避风头,她人刚到不久,流言蜚语后脚就到,说她和陈友仁将成好事,宋家又添一桩亲事,据说这脏水是宋霭龄泼的,旨在阻止宋家逆女坏宋孔两家百年大计。
    话说孔祥熙和宋霭龄夫妇,自从掌握了财政大权,就是一路骚操作……[此处省略数百字,你看到的是第五版删减版。]
    1943年的“美金公债舞弊案”中,孔祥熙鲸吞1150余万美金,堪称抗战时期国府第一大贪污案。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如此大动作,几个知情人向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