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回家过年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是空了,都是些山货,没啥怕颠的东西,又着急回来,这一路开得飞快。
    大院的门口和前院大门都贴了春联了,外院的几家也在忙活,有的还在贴。
    “哟,小朱回来了,你们家的还没写吧,有现成的词吗,没有的话,大爷给你选一副。”
    三大爷一手拿着毛笔,一手按着春联,抬着头看着三兄妹,旁边还有三个小屁孩等着三大爷赐墨。
    大冷天的,在前院门口支了张桌子,就在这写对联和福字,桌上摆了不少的瓜子花生和糖果,还有两苹果,看来写了不少了。
    这是大院的惯例了,每年三大爷都会在这给大家写春联,也没啥要求,有点花生瓜子就得,人家要的就这个范,大院里的文化人,这是三大爷一年来的高光时刻。
    不过别不服气,人家三大爷的一手字还是真拿得出手,毕竟当老师的,天天得在黑板上板书,这日子长了,这板书的底子还真是没人比得上。
    别看朱雪峰两世为人,这毛笔字确实是不如,自己有对子的,就口述,三大爷给写,没有的就三大爷现场从肚子里掏,不算多好,但什么天增岁月、花好月圆、春满神州什么的,词还不少。
    “三大爷,这事就不用麻烦您了,我们家,今年不弄这些,谢谢您了。”
    三大爷一愣,好一会才反应过来,老朱才走,的确是不能贴这个,要贴也得找些其它颜色的纸,需要这个纸毕竟是少数,不好弄。
    再说这种情况写什么,有什么讲究,自己也吃不透,自己糊涂了,这大过节的,触了人家伤心事,多不合适,刚想道个歉,人家三兄妹已经走了,得,花生瓜子的没换着,还把人得罪了。
    “小峰你们回来了,还没吃中饭吧,要不先弄点吃的,简单先垫吧一口,要不饿到年夜饭还早着呢,这可受不了。”
    邹大爷老两口早就在屋子里帮着准备着了,听到外面的动静,赶紧开门。
    “没事的,邹大爷,家里点心不少,我们自己来就行,您看这事闹的,说好了让您来吃个年饭,您这还忙活上了,不合适,不合适,您歇会吧,我们来就行。”
    老两口有家里钥匙,原本是让加个煤,免得暖气没了,没想到老两口还挺热心,直接都忙活上了。
    “家里都还好吧,你们这两天一个来回,也累得慌,先让我们来吧,闲着也是闲着。”
    邹大爷脱了棉衣,挽着袖子,看样子刚才也在厨房忙活,兄妹三人赶紧放下小包。
    “都挺好的,大爷,没啥累的,都是车在跑,我们也是坐着,这俩小东西还一路睡着,真没事。”
    “大娘,您这是做什么呢。”
    小妹紧着就凑了过去,邹大娘正取了些土豆在削皮,看见小丫头凑了过来,笑着解释一句。
    “我看你们家柜子里,已经准备了不少菜,寻思着做几个凉菜,估计你们没准备,这是想做个土豆泥的芥末墩。”
    按说老京城人都爱用蔬菜尤其是大白菜做芥末墩,可吃过朱雪峰做的土豆泥后,又听土豆泥做芥末墩也不错,邹大娘就记住了,这不找到个机会就想试试。
    朱雪峰脸一红,这老京城过年的年饭讲究一个“四四见底”,是指宴席由四凉、四热炒、四肉菜、四汤菜等组成。
    自己瞎琢磨,安排了不少菜,可还真没按这个讲究来准备,这要是三兄妹自己吃就算了,现在请了邹大爷老两口,不按规矩来是有点不合适。
    可就这几个人,真要按老规矩可真是用不了,老百姓家也都变动一下,改成“四碟八碗”,即四碟冷菜、八碗热菜,多为家常菜。
    一会年饭上什么菜,还真的重新规划一下,要不然得让老两口看笑话了。
    传统四凉菜:炸馇、芥末墩儿、肉皮冻儿、五彩花生米,炸馇用乾隆白菜替代,现在再弄也来不及,花生米邹大爷倒是都准备完了,肉皮冻傻柱还是帮着熬的,在地窖冰库存着,凉菜算是齐了。
    八个热菜准备做红烧鲤鱼、葱烧海参、清炒虾仁儿、红烧丸子、青蒜回锅肉、卤鸡凑一个,再炒俩素菜凑齐八个,这样团团圆圆、开开心心都有了,有鸡有鱼的也算吉庆有余了。
    这些都是现成的,早准备好了,都在冰库,这海参还是傻柱帮着发的,发好了就冻在冰库了。
    四汤菜要是按老规矩是准备不上了,一是来不及,二是没食材,估计就今年的年景,大家都很难凑齐。
    只能把数凑够,是这么个意思,再说就五个人,整四个汤也浪费,到时候熬一锅骨头汤,涮一锅羊肉,再凑海米紫菜蛋花汤,一个鸡汤完事,所谓“四四见底”,也就是讨个四平八稳的意思。
    朱雪峰把自己安排的菜一说,老两口没有二话,都说好,没想到这朱家大小子准备还挺充分,家里还准备了几个,看来用不上。
    “这馇大娘已经炸好了,你就别折腾那个什么皇帝白菜了,大过年的,不让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