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大秦要以怂国之耻为鉴(国庆节快乐)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听到淳于越的话,始皇并未反驳,而是平静问道:“淳于卿认为儒家绝不可能出现此等无胆无耻之徒?”
    始皇的话让淳于越心中生疑:陛下莫非知晓些什么?难道儒家最近出了啥他不知道的事?
    虽心有疑问,但此事关乎儒家的名誉,淳于越还是斩钉截铁道:“绝无可能,儒家自被夫子成立以来,一直谨遵夫子教诲,凡儒家弟子,不仅要修君子之道,遵法守礼,更要习六艺,万不可能如这书册中人!”
    如今的儒家跟怂国的儒家不是一回事,虽《论语》是调侃之说,但现在的儒家弟子确实勇武,不缺血性气节。
    可这书册里的怂国君臣,又无胆又无耻,毫无君子德行,咋可能是他们儒家弟子?
    淳于越又道:“此书册实在污蔑儒家,若书册传行天下,必将毁损儒家名誉,还请陛下改之!”
    但始皇就是故意要这么干,又怎么可能改?
    虽说赵宋变成那样不全是儒家的问题,但儒家也是其中一个原因,谁让儒家是当时显学,赵宋君臣都在学习。
    既然接受了一家独大的好处,自然在出了问题时,也得担责,想只要好处而不担责,怎么可能?
    尽管现在的儒家还没变成赵宋时那副模样(赵宋时的儒家也有优点,关键更在于人,但说儒家一点问题没有,那肯定不对),但始皇不想给儒家机会再变成那样。
    始皇故意在书册里保留赵宋科举是主要考儒家经典,赵宋时读书人都习读儒家经典,正是为了让大秦从上到下警惕儒家,削弱儒家的民众基础,减少其变成后世儒家的可能。
    至于在淳于越等儒生看来,书册里的内容污蔑摸黑了儒家,损害了儒家的名誉,始皇不太在意,牺牲儒家的前途能让大秦更好,当然是选后者。
    说实话,始皇也没把儒家咋放心上,后世的儒家是势大,但在大秦这,还没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在这时代也就百家诸子中的佼佼者,还不是被天下读书人共尊的“大成至圣先师”。
    以始皇当前在天下间的威望,就算发动“焚书坑儒”,还是真坑儒那种,也不会掀起太大风浪,甚至要是操作得好,还会让天下百姓觉得陛下坑得好啊,那帮儒生就该被坑。
    通俗讲便是,儒家在后来,对后世的王朝很重要,影响力很大,但在当今的大秦诸子百家中较优秀的一支。
    只是如今的始皇不会采用那么暴烈的手段,而且,后世儒家的问题也不能直接定在当今儒家身上。
    始皇看着淳于越,对淳于越这种儒生会反对,也早有预料,不过他有办法应对,当然不是直接砍了淳于越。
    始皇没有接淳于越的话,也没谈书册关于儒家的“污蔑摸黑”,而是问了一个问题:“朕听闻儒家有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可有这些言语?”
    淳于越听到始皇说出这两句话,心中咯噔一声,哪不明白始皇要干什么?
    这是想要用儒家来堵他的嘴,偏偏这些话还真是他们儒家的,还真能成为堵他嘴的理由。
    淳于越不敢也不愿欺君,虽明白始皇要干嘛,却只能回道:“回,陛下有......”
    淳于越不甘心就这么被始皇堵嘴,想要反驳这几句话,可始皇没给淳于越机会,“既然有,淳于卿不如为朕解释一二,这些言语为何意?”
    淳于越只能按下已经到嘴边的话,转而给始皇解释。
    他知道这种在《论语》中较浅显的语句,陛下不可能不懂,但非得要他解释,那就是让解释出自他口,让他没法再反驳。
    这解释是你自己说的,怎么着,你想反驳自己所言?
    淳于越越想越觉得今日就是个针对他们儒家的局,可陛下和那位怎么又想对儒家发难?
    坏了,他们儒家被做局了,可这做局的手太硬太大,他们难以对抗。
    李斯、赵高等人听到始皇和淳于越的对话,心中也很好奇陛下和那位为啥要针对儒家?
    但没人站出来为淳于越和儒家说话,儒家死不死,倒不倒,跟他们有多大关系?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其义为,‘几个人若在一起,其中必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学习,如果看到他们有缺点,便反省自身是否也有,没有便加以警省,若有,便予以改
    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其义为“看到贤能之人,要想着向贤人学习,达到贤人的境界,看见无德不贤之人,要反省自己是否有和他一样的不贤之处,若有,当加以改正。”
    淳于越解释完后,想再说些什么,却又被始皇打断:“朕还听闻儒家有‘吾日三省吾身”之说,是如何自省?”
    淳于越心中一叹,陛下越来越不好应付了,在为秦王时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