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见到这个场面,方言他们愣了一下,然后赶紧把人搀扶了起来了,今天白天的时候他们也遇到过,跪下来就哐哐的磕头,一不注意人家都磕好几个了。
“快起来!快起来!可不能这样!”方言一把拽住汉子的胳膊,岳美...
深夜的档案室静得能听见尘埃落地的声音。方言坐在老式木椅上,背脊微驼,手指却稳如磐石,在终端键盘上敲下“确认”二字后,并未立即起身。他望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那是克丘亚人圣湖边采集的“雪息草”基因序列,正与母亲笔记中记载的“宽胸藤”活性图谱缓慢对齐,如同两条沉睡千年的根脉在地下悄然相触。
忽然,系统提示音轻响:
>联合试验协议已生成,请指定中方牵头单位及首期执行团队。
他闭眼片刻,脑海中浮现出阿?站在云南哈尼梯田前的身影。那天清晨,她赤脚踩在湿润的田埂上,接过长老递来的竹筒茶,用生涩的民族语说出“我愿以心换药”时,山雾正好散开,阳光洒满层层叠叠的稻穗。那一刻,他知道她早已不只是助手,而是这条路上不可或缺的同行者。
“就由她带队。”他在协议栏填下她的名字,又附加一句备注:“临床观察阶段加入情绪共振监测模块。”
刚提交完毕,门被轻轻推开。艾莎端着一杯热牛奶走进来,发梢还沾着夜露。“你又熬夜了。”她说,把杯子放在桌角,目光扫过屏幕,“‘宽胸藤’……这个名字,是你娘临终前还在念叨的吧?”
方言点头,嗓音低哑:“她说这味药像人命,看着普通,却能在将断未断时吊住一口气。当年寨子里闹肺瘴,全靠它熬成浓汤分饮,才没人倒下。”
艾莎沉默地坐下,从包里取出一个牛皮纸袋:“乌兰朵萨满寄来的,除了信,还有这个。”她抽出一片干枯的苔藓状物,夹在两片玻璃之间,“据说是‘苔胆散’的核心引子,生长在永夜之地的冰裂隙中,三十年才长指甲盖大。”
方言戴上手套,小心翼翼接过,对着灯光细看。那东西通体墨绿泛蓝,纹理如血管般细密蜿蜒。他打开便携显微镜连接终端,AI瞬间识别出一种前所未见的低温酶结构,标注为【潜在线粒体保护因子】。
“如果把它和‘雪息草’提取物做复合模拟……”他喃喃自语,迅速调出模型界面。
数据运行不过十秒,结果令人震惊:三者??“雪息草”、“宽胸藤”、“苔胆散”引酶??在特定比例下形成稳定的三角协同效应,不仅大幅提升细胞供氧效率,更意外激活了人体内一段休眠已久的古基因片段,编号HSP70-X3,与抗极端环境损伤密切相关。
“这不是治病……”艾莎倒吸一口冷气,“这是在唤醒我们本来就有、却忘了怎么用的能力。”
方言久久不语。他想起克丘亚老药师的话:“真正的药,是要用痛去换的。”或许,人类遗失的并非知识,而是感知痛苦并与之共处的勇气。而这些散落在世界角落的古老方剂,正是祖先们以血肉之躯试炼出的生存密码。
第二天清晨,药典馆召开紧急专家组会议。投影屏上滚动播放着联合模型的实验动画:一颗心脏在缺氧环境下剧烈搏动,当三种药物成分依次注入,心肌纤维竟开始发出微弱荧光,节律逐渐平稳,宛如冬眠动物苏醒。
“我们建议命名为‘归息丸’。”方言说,“取‘回归生命本息’之意。”
有人质疑:“未经完整伦理审查,贸然推进跨国试验,风险太大。”
“可如果不试,每年仍有上千名高原科考员、登山者、边防战士因急性肺水肿失去生命。”阿?站出来,声音清亮,“我们在云南录下的哈尼族‘雾中问脉’技法,本质上也是一种生理状态预判系统。他们靠的是经验,我们现在有数据支撑,为何不敢走一步?”
会场陷入短暂寂静。最终,项目以压倒性多数通过。
三个月后,第一支联合医疗队启程前往安第斯山脉。阿?带领五人小组携带“共生终端”升级版深入克丘亚村落,同时中方实验室启动首批志愿者测试。方言留在北京监控全局,每晚准时接入视频连线,听她汇报进展。
第四周,意外发生。
一名参与试药的克丘亚青年在服用低剂量“归息丸”原型后,突然陷入深度冥想状态,持续七十二小时未进食饮水,呼吸微弱如游丝。族中长老围坐守候,吟唱《呼云调》不断。第三天夜里,青年猛然睁眼,用古语疾呼一段预言:“北风吹碎星图,铁鸟坠入雪渊,唯有持歌之人能引路归家。”
翻译颤抖着记录下来。阿?第一时间传回信息,附带脑电波监测图:青年在冥想期间,θ波与γ波出现罕见同步震荡,频率恰好与“共生引擎”某段未公开的记忆编码模式吻合。
方言立刻调阅数据库,终于找到匹配源??那是二十年前,一位已故蒙古萨满口述的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