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满桂之死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七个月时间购买一万五千匹战马,微臣做不到啊!”周奎左思右想后,向崇祯坦白道。
    第一批骑兵缺一万五千匹战马。
    温榆河之战后缴获了近万匹战马,被崇祯一分为二,一部分给了李性忠,剩下的充入勇卫营。
    阎应元在宣府换来几千匹战马,再加上李性忠麾下已有的战马,总数一万五千左右。
    三万减一万五,缺额还是一万五。
    周奎见崇祯有些不高兴,急忙解释:“两个月前漠北蒙古人见流贼援兵将至,已经从大同撤兵返回漠北了,买马的话只能联络漠南的鄂尔多斯部和察哈尔部。”
    “他们对建奴言听计从,想从他们那里买马,难!”
    “不一定!”崇祯胸有成竹:“阎应元灭了宣府那些卖国商人后,蒙古人和建奴从中原获得物资的渠道基本断绝。”
    “建奴之所以入关劫掠,就是因为辽东的物资不足,建奴都没好日子过,蒙古人的日子也好不到哪儿去。所以国丈可以尝试派人去联络一番。”
    建奴靠两个手段拉拢蒙古人。
    一是通婚,二是提供物资。
    通婚拉拢上层权贵,物资拉拢底层民众。
    没有建奴物资的供应,漠南底层蒙古人的日子可想而知。
    在周奎将信将疑的眼神中,崇祯补充道:“还有两个买马的途径。”
    “一是内地马户手里的马,质量可能不高,但是比骡马强很多;二是乌斯藏(西藏)和云贵一带,那里茶马互市繁荣,可以买到上等战马。”
    听到茶马互市四个字后,周奎心里的退堂鼓都快敲漏了。
    他的商队最远只到过湖广一带,买完粮食后就返回京师。
    别说乌斯藏了,就是云贵都没去过。
    开辟商路是一件很繁琐的事,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决定的。
    “陛下,臣的商队没去过那么远的地方,怕是...”
    崇祯眼神愈发犀利:“国丈,茶商用茶叶从乌斯藏换来的战马,也需要卖出去才能折现,你从他们手里买就好了。”
    “经他们一倒手,价格会贵不少呢...”周奎低声回答。
    “哦,既然国丈不挣钱,那朕只好把这笔买卖交给别人了。”说罢,崇祯转身就要走。
    “别介!”周奎慌了,“陛下请留步,臣就算不挣钱也愿意接下这笔生意。”
    “为何?”崇祯转过身。
    “为君解忧!”
    崇祯微微一笑。
    好一个为君解忧。
    周奎会做亏本的生意?
    当然不会。
    他精明着呢,那番话只是为了哭惨而已。
    周奎走后,崇祯让人给宁远伯李世忠和英国公张世泽分别送去一封信。
    信的内容很简单。
    让他们想办法参与到李性忠部粮草、战马的供应体系中来。
    虽然参与的人越多,越有泄密的风险。
    但崇祯已经顾不得许多了。
    不能让周奎一家独大。
    如果被周奎垄断,到时候他会想尽办法各种加价。
    甚至反客为主。
    引入其他竞争者,会迫使周奎在提供更优质商品的同时,而不加价。
    这叫什么?
    鲶鱼效应!
    除了垄断,崇祯还考虑到风险问题。
    一旦周奎这条商路出现问题,还能通过其他人运输粮草军需。
    不至于让大军断了供给。
    这叫什么?
    规避风险!
    解决完这个问题后,崇祯踏踏实实的睡了一觉。
    第二天一早,崇祯穿着朝服来到皇极殿。
    文武百官早已在下面等候。
    施礼过后,所有人目光都落到刑部侍郎孟兆祥身上。
    以他为首的三法司刚刚会审完内阁首辅李邦华。
    现在是时候公布结果了。
    孟兆祥顿感身上的压力剧增。
    在众人目光的注视下,孟兆祥出列拱手道:“陛下,内阁首辅李邦华治下不严导致贪腐,偷逃赋税,霸占民田一案现已查明。”
    “兵部武库司郎中成德确实有贪墨行为,李邦华犯治下不严之罪;至于户部督饷侍郎王弘祚检举李邦华偷逃赋税和霸占民田一事,由于没有实证,经三法司商议后确认为诬告。”
    崇祯眉毛微微动了一下。
    三法司昨天还没给当事人定罪,今天忽然定罪了。
    不止给被告定罪,还给原告定了个诬告罪。
    有点意思。
    左佥都御史宋权出列道:“陛下,臣有要事上奏。”
    “内阁首辅李邦华治下不严,导致贪腐发生。换做平时,训诫一番也就罢了,但现在不行。”
    “流贼围城期间京师军民用血肉挡住了流贼的步伐,陛下为此三令五申严禁贪腐军饷、抚恤银。”
    “兵部可倒好,顶着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