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大司马一击必中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刑官每岁朝审,无不相顾流涕”。
    要行刑时,都有许多人去哭。
    而且都会遇到极端天气,仿佛老天喊冤一般。
    搞得行刑官再三奏免,才免除了死刑。
    现在,曹学程已经在牢里被关到第六年了。
    朱常洛在文华殿里听完原委都替朱翊钧脸红。
    没有罪证,就因为记恨他,就把人一直关到现在。
    而田乐为什么说赦免他一个人就行了,朱常洛也很懂:有冤屈,有孝子,足够有知名度,朝堂很多人都试图搭救过而未果,是皇帝万般不肯赦免的人。
    连这个人都能赦免了,其他人难道就不能再等一等?
    事情拖成这样,其实已经是皇帝颜面的事情。
    嗣君能把曹学程救下来,那是满朝所有上疏搭救过曹学程的官员都能分享一份名声的,也是嗣君能给其他“遇赦不宥”、“永不叙用”的人一个期待的。
    到了李太后面前一说,逻辑也很简单:失民心、掉功德啊!
    不能说他中风完全没有“缺德”这方面的原因。
    李太后之前知不知道这事不重要,现在她也连称罪过,只怕要多念几遍经文。
    两件事搞定,朱常洛还惦记的便是田乐。
    包括曹学程这个提议都很显他的本事。
    赦免了曹学程,刑部尚书萧大亨都会少一个很大的压力。
    恩赦不必多,嗣君登基了,曹学程出狱了,那还是拟诏的沈一贯、余继登的功劳。
    这就是典型的作用。
    不一次把人放完,后面再赦免其他人,沈一贯、余继登还能收获一波感恩。
    忠孝大似天,只有田乐在这个场合提出了赦免曹学程这个法子,也说明他是认这个理的。
    沈一贯和余继登承了他这个情,就不好再指摘他这个要重新整训京营的“忠孝”之臣的用心。
    重新整训京营而非裁汰京营冒滥,又能收获勋臣的好感。
    朱常洛越想越厉害,也十分感谢田乐及时站出来。
    登基诏书何等重要?实际上每一次都是文臣拟诏时通过“弊政”、“善政”的做法,让诸多制度越来越保守、越来越有利于文臣群体。
    新君根基不稳时,这么做最容易取得效果,以后也随时能拿登基诏书中的话说事。
    现在朱常洛的根基一样薄弱,可是兵部尚书站出来支持他,分量极为不同。
    田乐还是真在边镇指挥部队打了大胜仗的!
    等回到慈庆宫,陈矩和成敬也来了,屏风上已经贴满纪要条目。
    “臣这里让文书房调出了大司马早年任官时的诸多考功评断。”
    “奴婢找到了湟中三捷和大小松山之役监军的回报。”
    成敬则很干脆地说:“殿下,田乐之事,我很熟。”
    几个人一起看向成敬。
    “……怎不早说?”朱常洛有些无语。
    “锦衣卫那边也调些秘档行状来才好,口说无凭嘛。”成敬笑了笑,“也是到了这里,才知殿下如此着紧。”
    陈矩皱着眉:“没规矩!事分轻重,你难道不知?叫你多花些时间读书,整日狗马讴歌!”
    刘时敏在那边都看呆了:师父在教训御马监掌印!
    成敬却不以为意地说道:“是是是,昔年成公公翰林院庶吉士出身。但我着实读不来书啊,就算名姓一模一样,但他善文我好武,这没法子。”
    朱常洛有点懵:“什么时候还有个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太监也叫成敬?”
    “回殿下话,他说的是永乐甲辰科进士成敬,宣德时因在晋王府任奉祠受牵连,本因不涉其事充军。成思恭不愿遗累子孙,自乞就死。宣庙怜之,允入宫侍奉,后景泰时颇受信重。”
    “你字思恭?”朱常洛更古怪了,看着成敬。
    “回殿下,老陈取的,要我向那位成恭之看齐。”
    朱常洛有些感慨地看着面前这三个司礼监大珰。
    不得不说,老爹怠政成这个样子,身边却有这样关系和谐又颇有个性的三个大太监。
    当年道君的潜邸太监黄锦也是一绝,风评很好。
    难道摆烂皇帝身边总会出现忠直太监?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