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来。
发现自己方才失了心神,插进土里的锄头距离自己脚尖不过两寸距离远。
朱棣心里微微一惊,暗暗舒了口气,转头看向自家老爹训斥之中带着些许嫌弃的样子,有些尴尬地嘿嘿一笑:「这……看来,干庄稼活儿,儿子要学要练的还多着呢。」
「留神着吧。」
朱元璋叮嘱了一句,无奈地摇了摇头。
一边继续全身心投入翻地菜肥的工作之中,一边在心里默默嘀咕:「这臭小子刚刚想啥呢!脸上的表情奇奇怪怪的,咱刚刚也没多说别的啥啊。」
当然,他也就在心里念叨了两句,没太琢磨在意。
「好嘞,还得亏父皇提醒,儿子往后多留着神!嘿嘿!」朱棣心情极佳地应了朱元璋一声,英凛的脸上是雀跃的笑意,手上挥锄头的活计都干得愈发卖力了起来。
朱元璋没再多说。
朱棣心情好,跟着一起继续锄地,院子里倒是安静了下来,又只剩下父子二的「嗒」丶「嗒」丶「嗒」……的锄地声音,和着汗水,此起彼伏。
过不多时。
院子外一串脚步声由远及近地走了过来。
朱元璋和朱棣二人不约而同地停下了自己手里的动作。
直起身子来朝门口的方向看了过去——能毫无阻拦丶如此堂而皇之出现在这院子里的,自然只能是近身侍奉朱元璋的陆威,而且这时候进来,必然是有要事的。
「应天府那边总算有信儿过来了?」朱元璋一改往常那副淡定的样子,脸上带着急切之意先开口问道。
朱棣虽没说话。
可他脸上的关切之意,还要比朱元璋更甚。
不为别的。
而是这几天时间之内……
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棣,各自手里都没有按照一贯的时间收到自己在应天府那边暗桩眼线的信儿。
虽然应天府到北平之间的距离十分遥远,有时候情报晚上些时间,也属寻常,但这终究还是让朱元璋和朱棣对这次的来信更加在意。
尤其是朱棣。
毕竟他知道,道衍和尚在应天府那边的暗桩,如今已经开始和淮西勋贵那帮人接触了,自然更要担心些。
「回陛下的话。」
「传信之人说,这段时间应天府的锦衣卫活动更频繁许多,应天府各处城门的防备都加强戒严了,不敢贸然行动,所以情报来得迟了些,应天府那边向陛下请罪。」
赵峰也知道朱元璋挂心此事。
立刻就先和朱元璋解释了情况,并表达了蒋瓛的歉意。
朱元璋微微定了定心神,了解了情况之后,倒是也并没有不悦之意,反而平和地道:「无妨,那边要暗中行事,的确是稳健些更为妥当。」
站在朱元璋身后的朱棣也暗暗长舒了一口气,神情释然地暗道:「原来如此,难怪道衍师父说他在那边的暗桩也迟迟没有情报送回来,不过……」
朱棣似是突然反应过来,脸上释然的神色立刻褪去,反而蹙起了眉头。
而另一边。
朱元璋也和他想到一处去了,直接开口把朱棣心中所想道了出来:「锦衣卫活动频繁丶应天府城门守备加强,定然是发生了些什麽吧?」
陆威自然还不知道,毕竟他可不敢先朱元璋一步自己看情报,只从怀中把刚刚拿到手的情报取出,双手捧起递给朱元璋,道:「或许在情报之中。」
朱元璋这时候自然没什麽心情继续翻土了。
乾脆把手里的锄头往边上一放,在身上随便擦了擦手,而后顺势接过陆威手里的情报,一边看着,一边走到旁边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现在他和朱棣勉强算是有相同的目标。
所以朱元璋倒是没有格外避忌着朱棣,朱棣也乐得赶紧抓住机会,也出了泥地走了过来,赶紧探探消息。
刚走到朱元璋身边。
便见自家老爹抬起头来看着自己,神情有些严峻,也带着意料之外的讶然,道:「傅友德被悄悄地召回应天府了。」
这个消息不长。
但朱元璋和朱棣自然一瞬间就能意味过来——这代表了很多东西,很多可能性……
好好的为什麽要把傅友德召回应天府去?
而且还是悄悄召回?
如同詹徽丶傅友文丶淮西勋贵一伙人丶乃至傅友德自己所想的那样。
朱元璋和朱棣的下意识反应就是:制衡淮西勋贵!
这就是最合理的了。
而当反应过来这一点之后,朱棣脸上立刻露出喜色:「从去年开始,淮西勋贵就已经开始坐不住丶蠢蠢欲动了,所以咱们如今这位陛下丶或者说站在他背后的那位军师,也坐不住了。」
对于朱棣来说:好事!大大的好事啊!
黄口小儿背后的那个军师再厉害,总要想法子解决那群土匪强盗般性子的勋贵。
他对其他的事情有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