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交代完。
朱元璋这才意味深长地轻叹了一口气。
他若有所思地拿起手中的情报细细端详了一遍,双眼微眯道:「老四身边那个死秃驴……虽不是个什麽好东西,脑子却是很灵光的,若是让他知道此事,他就有文章可做的了……」
这话更让陆威听不懂了。
但他不知道,朱元璋此刻看着的,正是之前藏着没有给朱棣看的那一部分情报——除去其地底下长出来的红薯之外,更大的一处作用:藤蔓可用于喂猪丶增加全民肉食。
朱元璋又细细看了一遍,忍不住拍案叫绝道:
「聪明,咱大孙可真是太聪明了!」
「虽是从小到大都长在宫里,却依旧能对民间百态丶对天下百姓最切身的需要看得透彻!」
「军中将士有足够的肉吃,带来的好处自然是巨大的。」
「民间普通百姓若是大部分都有机会,能够偶尔吃上一顿肉,怕是大明皇朝所有百姓都能多上好几年的寿数!这份好处带来的多方面影响虽不明显,同样也很大!」
朱元璋作为一个从微末中崛起的皇帝,最是能体察民间百姓的难和苦,即便朱允熥当日在御花园里并没有把这件事情说得很细,只说了红薯藤能让大明将士和百姓吃上肉的事情。
可朱元璋一看到这里,心里立刻就把旁人想得到的丶想不到的所有计较,都想到了。
除去缓解饥荒丶充当口粮丶军粮丶练兵……等显而易见的好处。
百姓可强身健体,乃至增加寿数——这便意味着大明百姓的子嗣繁衍也可以得到潜移默化的加快。
出生人口会多丶人口存活率大幅增加丶生产力提升……
朱元璋看到的。
是全方位的繁荣之景。
从某种程度来说,朱元璋的思维,也已经渐渐朝着朱允熥那一套「生产力三要素」的理论上靠拢了。
白手起家的帝王,最不缺的就是学习能力。
只不过他自己没怎麽察觉罢了。
「咱大孙想得比咱更远。」
朱元璋拍着自己的大腿,脸上是溢于言表的高兴。
看得旁边的陆威一脸懵逼。
「陛下这是在说啥?」
「这所谓「足够的肉吃」……又是哪儿跟哪儿的事儿?红薯固然是红东西,能填饱肚子,可这东西再好,它也跟肉没得比哇。」
「从来就没听说过,肉还有够吃的时候。」
陆威在心里默默疑惑地寻思道。
可与此同时他也明白,朱元璋既这麽说了,那就说明应天府那边的消息是这麽送的。
而应天府那位开乾陛下。
最擅长的就是……打破常规!
「难道……应天府那边的陛下……又搞出了其他骇人的祥瑞?不仅让大明百姓不缺口粮,就连肉也能常常吃上?」
陆威暗暗倒吸了一口冷气,觉得这事儿虽然离谱,可放在那位小祖宗身上,一切皆有可能。
正当他想着这事儿的时候。
便听朱元璋催促道:「伺候咱这边不着急,咱虽然年纪大了些,但还不是没人伺候就过不下去日子的时候,你先去把咱刚刚说过的事儿办妥了再说。」
陆威神色微微一怔。
他原本是准备等朱元璋看完这些机密情报之后,安排旁人来这里伺候,自己再抽身去把调动更多人手盯着道衍和尚的事儿办了。
却没想到朱元璋催得这麽紧。
他不明白朱元璋在急什麽。
不过朱元璋既然催了,陆威当然也不敢耽搁,当下朝朱元璋抱拳一礼:「是,陛下,那微臣且先告退。」
随后便小跑着匆匆而去。
看着陆威的背影,朱元璋摇了摇头,若有所思地呢喃道:「太着急了,咱大孙有些太着急了!」
「一步一步不动声色地收服民心丶收服军心……」
「等时候差不多了,看似不可战胜的淮西武勋的威望和号召力,也就在无形之中瓦解了。」
「此乃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上策之计。」
「咱都没想过,他那看似完全无解的困局,竟然还真的能有行之有效的解法。」
朱元璋如果是个普通的皇帝。
或许会忽略这一点。
但他从群众中走出来,当然也想到了夏原吉这个白身起家的户部右侍郎想到的事……
换句话说,他现在也和夏原吉丶詹徽丶傅友文丶袁泰他们四个人一样,以为这就是朱允熥藏得最深的用意。
「只是……这以红薯藤供养猪肉的做法……好,很好。可咱大孙应该等晚一些再透露此事才对。」
「北平这边还蹲着一个死秃驴,在对他这条「龙」虎视眈眈,现在,老四那个糊涂蛋不甘心,道衍那个搅屎棍也不甘心,他们现在唯一的机会和突破口……就在淮西勋贵身上了。」
「若是此事传到他们的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