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人几乎都有差不多的想法:
「既然陛下看懂了我的答案,并单独挑了出来,便表示陛下是认同的,往后我便更有机会向陛下提出我的见解,以我的学识和能力,辅助陛下……治理大明!」
「且不说陛下在其他的事情上如何荒唐、任性、固执己见,至少在这件事情上,他……是讲道理的!」
当朱允熥宣布自己挑出了他们的答案之时,他们便已经开始跃跃欲试了。
且不说民间工匠出身的林承轩。
至少已经是官身的郁新和古朴,以及一心考取功名为国朝尽力的夏原吉,肯定都是想用自己这份「可取之处」、「独有的见解」来影响当朝皇帝、影响一些国朝决策。
同时也为自己做出一番成绩和政绩。
想到这些,几人均是目光灼灼地盯着几案上那几份答案,眼睛里充斥着激动、兴奋、渴望、期盼……等等诸多情绪。
而正当几人心中激动。
甚至一心想着日后自己能得到当朝陛下的重用乃至宠信,想着日后要大展宏图的时候。
却又一盆冷水迎头浇下。
“不过嘛,你们这几份答案,看是勉强能看看的,只是终究还停留在了浅显的皮毛层面。”
“更深层次的东西……”
“罢了,你们能靠自己想得到这么多,也已经算是难得,朕也不必要求那么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616章是好事!(第2/2页)
这道温润之中带着漫不经心的吐槽声音,自然便是靠在软榻上的小皇帝所说。
他们都听得出,这位少帝的语气里,是真情实感地带着些失望在吐槽他们的回答,随后,吐槽虽戛然而止,可他的语气和说法,也好像只是无奈地接受了「他们的答案都太浅显,不够深刻」的这件事情。
当然,事实上也是如此。
在接触过后世那一套系统的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内容的朱允熥看来,这些答案当然显得极其幼稚。
毕竟他们答得再好。
无非也就是看到了一些市场现象,然后和朱允熥这次的两个考题联系在了一起而已。
至于这些现象背后的具体原因。
所谓的市场、国民生产总值、生产率、供求关系……等等一系列,把一个看似无序的整体国民情况、经济消费情况进行规律化、公式化的总结,以及对于诸多变量对整个国家经济会产生的影响……
他们当然不可能想得那么全面。
朱允熥也知道。
经济学这东西。
和物理、化学、数学、生物……等等其他学科一样,也同样是经过一代代人不断观察、总结出来的,才有后世朱允熥看到的那些成熟的理论成果。
而朱允熥也不是那么无良的老板,明知下面的牛马们必然具有时代的局限性的情况下,还要求他们懂那么多。
所以吐槽了两句。
也就无奈接受了这样的情况。
而被朱允熥这么一吐槽。
几人脸上那激动、兴奋的神情都不由略略一滞,同时也将目光从答卷上讪讪收回。
除了作为普通工匠、心里没有想太多的的林承轩之外。
其他三人的目光都看着朱允熥有些闪烁,甚至还有一丝若隐若现的……不服气。
「浅显?皮毛?深度不够……?」
「不是……这小祖宗这话说得……至少关于大明宝钞/开乾朝新币这方面的事情,绝大多数人,压根连想都想不到这个层面上来呢!怎么在他那儿,就变成浅显和皮毛了?」
「深度……我自认为自己的答案上已经写得清晰明了、有理有据了,也把事儿剖析得十分合理,深度……要不您来整一个深度给我看看?」
「果然……在陛下这边儿,事情就别想那么简单顺利。」
「陛下这……别是又开始从另一个清奇的角度带着我们整幺蛾子吧?」
「……」
不服气,对于朱允熥这赤裸裸丝毫不留情面的「贬损」,他们当然都是不服气的。
毕竟人最普遍的一个特点:就是囿于自己的固有认知。
他们身在这个时代,没听过所谓的经济学,当然认为自己呈递上来的观点和答案就是很新颖的,也很实用、符合实际的,被朱允熥说的这么一文不值,不服气才是人之常情。
这也在朱允熥自己的预料之中。
下面的人虽然迫于自己这个皇帝的威压和权势,不敢在面上表露出什么来,他也感知到了这种情绪。
朱允熥对此也没什么好怪罪的。
反而嘴角噙起饶有兴趣的淡笑,云淡风轻地把他们这份不服气点到了明面上来:
“虽然你们没说,不过朕还是看到了,你们心里的不忿。”
“朕把你们这答案说得一文不值,你们却是不认的。”
“是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