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侥幸领先,11N单晶硅棒出炉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不够,他一眼就能看出来。
    现在龙兴硅业提拉的硅棒,目测长度只有40厘米不到,但表面直径肯定有35厘米左右。
    众所周知,12英寸硅片的表面直径是30厘米,有5厘米左右的打磨空余区域,一旦这根硅棒纯度达到了9n以上,那它就可以进一步的打磨切割环节了。
    在石顺义愣神之际,杨烈已经快步到了陈星面前,略带激动说道“幸不辱使命,14寸半导体硅棒提拉出来了。”
    “我知道你可以的。”
    陈星淡淡一笑。
    金色品质人才别的不说,技术肯定是一流水平。
    既然杨烈敢提出手动操控,那他肯定有把握才会这样说,而不是信口雌黄。
    “感谢总裁信任。”杨烈咧嘴一笑的同时,讲解道“等纯度检测完成以后,下一步就是打磨定位边,然后进行切割了。”
    “不过可惜的是……”
    他叹了口气,继续说道“提拉的硅棒长度不足40厘米,远远跟不上设备的启动成本。”
    这么多设备运转了数天,单日设备功耗以及原材料成本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结果最后只生产出40厘米不到的硅棒,杨烈有些自责,觉得自己没有尽到检测熔炼设备的义务。
    “不能这样说。”
    陈星则是摇了摇头,看向身旁任国非道“如果11n14寸硅棒顺利产出,这就是零的突破,任老总你说对吧?”
    “嗯…没错…”
    任国非愣了半秒,连忙点头附和道“零到壹的突破,确实不能只看成本多少,要是12寸半导体硅片实现国产,设备功耗这点钱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全部设备开一天能花多少电?
    哪怕一天五万的电费,等彻底掌握半导体12寸硅片生产,轻轻松松就可以赚回来。
    “哪个…”
    沉默许久,喉咙干燥的石顺义突然开口,他目光紧盯杨烈,呼吸略带急促询问道“这位师傅,你是在哪里毕业的?”
    “问我吗?”
    杨烈愣了愣问道。
    石顺义点了点头,他不知道杨烈的名字,只能以“师傅”相称,态度摆的很低。
    曾经他以为自己已经是龙国半导体硅片领域的佼佼者,没想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以肉眼观测,全靠经验去调整设备的提拉速度,这是他敢都不敢想的事情。
    3毫米啊!
    每分钟3毫米!
    这放到国际半导体硅业圈子,那也是相当炸裂的一幕。
    见询问出身,杨烈也没有半点隐瞒,笑着回应道“我是东都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的。”
    “东都大学…”
    石顺义喃喃自语。
    如果是东都大学的顶级人才,那就勉强说得通了。
    这可是亚洲最好的一所大学,诞生了9位诺贝尔奖、6位沃尔夫奖得主的超级学院。
    任国非眼神闪过抹羡慕,看向陈星感慨道“海归学子,陈总又是如虎添翼啊。”
    搞芯片,有院士助力。
    搞硅片,有顶级海归助力。
    他是真酸了。
    为什么他开百万年薪,就是招募不到合适人才呢?
    陈星淡然一笑,谦虚道“任老总的鲲鹏工业也深藏不露,有石总工程师这样的人才。”
    “害!”
    石顺义叹了口气,连忙摆手道“与这位师傅相比,我显得有些班门弄斧了。”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他真不相信有人可以用半失灵机器,提拉出14英寸的大尺寸硅棒。
    听闻赞扬,杨烈再次咧嘴一笑,挠了挠后脑勺道“都是总裁给了我这个机会。”
    “其实我有个疑问。”
    客套了许久,石顺义看向杨烈说出目的道“不知道这位师傅,能否为我解答一二。”
    “伱说。”
    “你提拉速度是3毫米对吗?”
    “嗯,每分钟。”
    “能告诉我一下,设备的旋转速度是多少吗?”
    提拉速度。
    旋转速度。
    这可都是经验。
    杨烈没有急着回答,而是用征求的目光看向陈星,像是在询问是否可以回答。
    晶种的提拉速度和旋转速度,是大尺寸硅棒的生产关键。
    “既然石总工程师想知道,那杨工你就简单说说吧,毕竟任老总可亲自送石英坩埚内胆过来呢。”
    陈星淡淡笑道。
    任国非亲自送来石英坩埚,他们也不能太见外。
    现在的龙兴科技、鲲鹏、大米等公司可都是同盟,至少半导体领域是同盟。
    投桃报李,人情还清。
    杨烈得到允许后,立马说出数值道
    “要拉14寸大硅棒,提拉速度确实是每分钟3毫米,旋转是往左旋转,速度是每分钟5毫米,大概需要拉八个小时左右,切记长度不要超过15米,不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