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备战讨陇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这些年里,经窦郓举荐的人,没有一百也有五十了,大部分都是八品和九品的官员。
    不过今日窦郓很高兴,因为他觉得他似乎找到了个人才,比过往的那些落第士子还要惊艳他的人才。
    「陇右?」辛谠闻言打量窦郓,忍不住笑道:「你个二十七八的小郎君,也敢自称押衙?」
    「呵呵……」窦郓轻笑几声,随后郑重作揖道:
    「我陇右只看真才实学,而不在乎门第如何。」
    「似我这般二十八岁,仍不过担任八品的官员,在陇右已经算是年龄中上了。」
    辛谠看着窦郓这般,忍不住道:「某刚才还在酒肆说了对付陇右的话,你却转念来邀请,莫不是想要报复?」
    面对他这番言论,窦郓道:「我家节帅说过,人在其位谋其政,郎君心中挂念朝廷,为朝廷出谋划策自然无不可,何来生气一说?」
    窦郓这番话,倒是让辛谠高看了他两眼,不过最后他还是摇头道:
    「某若是想要为官,如今不说担任一州刺史,但一县县令却是不成问题的。」
    辛谠这倒是没有说谎,尽管他家早已因为不断分家而落寞,但以他耶耶的名望,他想做个县令都不算难。
    他之所以没有去做,并不是因为嫌弃官职太低,而是他知道,许多州县的县令也身不由己。
    朝廷不断加税,县官若是不管,便会被朝廷问责,若是按照朝廷所说赋税徵收,则是逼着百姓成为流民。
    他不愿意逼百姓为流民,更不愿意被骂,所以他选择做个游侠,每天仗剑游走四方,遇到贫苦的百姓就接济,遇到强盗就仗剑搏杀。
    以他六尺魁梧之躯和手中精湛剑法,倒是还没有几个强盗能让他感觉如临大敌。
    窦郓也不觉得他在说大话,因此思量过后才道:「某若是举荐,最多只能举荐成为八品县丞或八品旅帅。」
    「不过以郎君之才,某相信用不了多久,郎君就能成为节帅麾下雄才。」
    「听闻郎君出身陇西辛氏,耶耶生于兰州金城。」
    「若是郎君想去看看陇西近况,某可以为郎君手书,至于是否愿意为官,则取决于郎君见闻后决定。」
    窦郓倒是开门见山,这让辛谠有些始料不及。
    他本意是想着拒绝窦郓,但窦郓都说到这里了,加上他确实没有去过西北,没见过西北的风景,故此点头道:
    「陇右之行倒也无不可,还请押衙为我手书一封吧。」
    辛谠恭敬作揖回礼,窦郓见状十分高兴,当即叫来马车,载着他前往了陇右的长安进奏院。
    半个时辰后,随着马车停在进奏院门前,辛谠目光立即看向了乌头门前的那一夥兵卒。
    尽管他们没有穿着甲胄,但从那虎背熊腰的体型和手上的粗糙来看,绝对是难得的精兵。
    「辛郎君,这些都是我陇右的虎士,你走南闯北多年,不知以为如何?」
    窦郓大大方方的介绍询问,引得陇右的兵卒朝他们看来,眼底满是好奇与打量。
    那种眼神,辛谠十分清楚。
    这几个兵卒在判断他们是否能在单打独斗中胜过辛谠,但最后他们渐渐收起了那肆无忌惮的目光。
    尽管他们也是身长五尺七八寸的健儿,但辛谠身材魁梧,手臂粗壮得可怕,显然是个硬茬子。
    单打独斗,他们恐怕不是对手。
    「十分雄壮!」辛谠打量过后,忍不住说道:
    「某十七岁仗剑出游,至今二十有六年,诸镇的州兵丶牙兵并不少见,但能有如此雄壮的,唯有幽州的卢龙精锐和代北的沙陀精锐能与之媲美。」
    辛谠倒是没有夸大其词,而是晚唐相比较来说,许多藩镇毕竟沉寂多年不经战事,武备松懈是常态。
    别的不提,单说魏博和成德二镇的牙兵,不管旁人如何吹嘘,可辛谠也曾见过,并没有流言说的那麽骁勇精锐。
    魏博武人的门槛确实高,必须要会武功,诸如披甲步射这种基本功也是必须的,倘若还能骑射,再能玩的一手好槊,那则可以成为骑士。
    饶是如此,这些武人也顶多成为州兵,而不是牙兵,因为牙兵的位置就那麽点,大部分都是父死子替传下来的。
    如果镇内没有发生内乱,那基本上是空不出多少位置来发展新人的。
    但若是个人武力超群,八千魏博牙兵中自然有人欣赏,随后嫁个女儿,给女婿募个衙兵也是稳稳的,也不怕没有位子。
    若是个人武力一般,只能去除魏州外的其馀州县募个州兵当当,虽说待遇不差,可始终比不上牙兵的待遇。
    由于牙兵大多子承父业,所以并不会如平常武人那般刻苦磨炼武艺,更不会用心学习号令。
    正因如此,每当魏博镇内发生动乱的时候,不少武艺高超的武人就会沉寂浑水摸鱼,趁机加入有优势的那方,然后干掉另一方。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