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咸通七年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刘继隆正是看到人心思变,这才主动出兵占据六州,以便日后抢占蜀中。」
    「若是刘继隆此举不被惩治,诸镇有样学样,那朝廷的威望将跌至谷底。」
    「若是想要重拾朝廷威望,唯有杀鸡儆猴,惩治陇右……」
    王式侃侃而谈,可王涉却道:「可若是如此,您为何还要阻止朝廷征讨陇右呢?」
    按照王式所说,征讨陇右将会树立朝廷的威望,那他应该极力劝说朝廷发动能发动的所有资源来征讨陇右才对,为什麽不支持?
    面对王涉的问题,王式不知道该怎麽说,或者他觉得不该与王涉说。
    只是沉吟片刻,他还是开口道:「你觉得如今的朝廷,即便没有陇右这件事,还能维系多少年?」
    「这……」王涉沉吟:「某不知,但某知道,两汉及魏晋南北,唯有西汉国祚超过了二百年。」
    「我大唐立国至今已有二百四十八年,已然为历朝历代之最,某觉得……」
    王涉始终不敢说出大唐还能维系多少年国祚,王式也看出了他的顾虑,因此打断道:「正因如此,才会人心思变……」
    「我劝阻陛下,是因为我知道朝廷已经没有其他的钱粮可供军队调遣。」
    「这仗即便胜了,朝廷也不会延续多少国祚,但若失败了……陛下对我有启用之恩,我不希望大唐基业葬送陛下手中。」
    王式不太看好讨平陇右这一战,因为刘继隆之凶恶远超薛举,而大唐却没有第二个太宗。
    「我乏了,你退下吧……」
    他摆了摆手,示意王涉离开。
    王涉见状,于心不忍的朝他作揖,随后缓步离开了中堂。
    在他离去后,王式拿起了朝廷今日黄昏发来的圣旨。
    他叹了口气,而后斟酌再三,还是决定将事情的难度告诉皇帝。
    不打陇右,大唐会在人心思变的浪潮下,苟活而死,具体是多少年,无人知晓。
    拿下陇右,李漼便是第二个唐宪宗,陇右刘继隆便是第二个淮西吴元济……
    不多时,奏表被写好,王式将其交给了奴仆,准备翌日送往,随后便休息去了。
    在他休息后不久,天色渐渐变亮,爆竹声也越来越响亮了。
    「噼里啪啦——」
    「元日新年,接节帅军令,西川六州每人发一匹粗布,各自来坊门领取!」
    新春到来,为了让六州的移民过个好年,刘继隆提前下令从陇右取出三十万匹粗布南下,最终赶在了元日新春这天,通过官吏们的手,将布匹发给了西川六州的百姓。
    石泉县宣德坊的坊门前,人头攒动,叫嚷声不断。
    哪怕寒风凛冽,却吹不散百姓们脸上的喜色。
    他们排成长队,一个个伸长了脖子往前张望,生怕错过了这难得的恩典。
    队伍中的王氏搓了搓冻得发红的手,看着前面的人一个个领到布匹,心里美滋滋的。
    她记得四个月前刚被掳来时,身上就一件单衣,冻得直打哆嗦。
    如今不仅有了冬衣,还能领到一匹粗布,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六娘子,您说这都护府的刘节帅是不是菩萨转世?」
    前面排队的某个老翁转过身来,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花:「我活了这麽大岁数,还没见过官府给百姓发东西的,如今被掳掠来了此地,竟然得了农具和屋舍,还有足数的衣食。」
    「那是!」王氏连连点头:「我听城里的那几个番子说,刘节帅是什麽象王转世,我估计就是菩萨!」
    「后面的不要挤!每个人都有!」
    前方的坊吏忍不住开口叫嚷,可依旧挡不住热情的队伍。
    在旁边排队的青年听见那老翁的话,鄙夷道:「这哪里是掳掠,每日衣食不缺,开垦的公田也只需要交四成租子就行,这比原来我在青城县时当佃户时要好多了。」
    「都护府供给我们衣食,只收四成租子,青城县的李家要收走六成,只给我留四成。」
    「对对对,这日子比当佃户强多了!」老翁也连忙笑着附和,同时还感叹道:
    「那日我说我没有子女,李坊吏竟然说县里会有孤老院,专门照顾我这种无儿女的孤老,你们说这和天上有什麽区别?」
    眼见老翁这麽说,众人忍不住哄笑起来。
    笑声中,不少人都想起了四个月前的日子。
    那时他们被掳来,还以为要遭殃,谁曾想,衙门不仅管饭,还发衣裳。
    虽然每日都要出城去山上开垦荒田,但比起从前在西川被衙门盘剥的日子,不知好了多少。
    「下一个!」坊吏的喊声打断了不少人的思绪,他们依次排队上前。
    王氏眼见到了自己,于是赶紧上前:「高坊吏,我是王六娘子,家里囡囡太小来不了,我……」
    王氏话还没说完,便见两匹粗布递到她跟前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