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西川之主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门养鸡卖鸡蛋致富,从而发展成为庶族的例子。
    陇右的牧监养殖家禽并不稀奇,比较稀奇的是陇右的养猪场。
    昔年整个河陇地区凑不齐三千头猪,而今十几年过去,陇右大小四十二处牧监治下的肉猪,便不下三万头。
    这还是官营,专供衙门和军队食用的数量,民间的肉猪数量则更多,说是五倍也毫不夸张。
    不过相较于陇右一百二十万的百姓数量,这点肉猪数量还不够看。
    哪怕陇右的土地矛盾近乎没有,生活十分富足,但百姓买肉也仍旧需要思量再三。
    一亩土地的产出,经过交税后,所能留下的不过七十馀斤粮食。
    这点粮食,若是贩卖衙门去买猪肉,最多也就能买七八斤肉罢了。
    普通的陇右农户,一年耕种下来,保留口粮之后,一家五口顶多能吃三四十斤肉,平均下来每个人每年所能吃到的肉食,也不过七八斤罢了。
    不过得益于地广人稀,野物倒也还算充足,加上陇右不禁弓箭,而且陇右民风彪悍,
    所以自行打猎吃肉的并不少。
    若是换做河北丶河南丶淮南这种人口稠密的地方,别说打猎物,就是挖野菜都不见得有份。
    不管是哪个时代都有「贫富」差距,陇右背靠丝路,相当于后世的特区,吃的过得自然就要好上许多。
    不过等到二三百年后气温下降,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主流,那陇右也只有渐渐没落的下场,而江南与岭南将会快速崛起。
    想到这些,刘继隆不免有些嘘,毕竟陇右是他这一世的故乡。
    只是转念一想,因为自己的存在,西夏与两宋及后世的历史都会消失。
    陇右不会再因为宋夏的拉锯战而变得荒凉,而是会比历史上多出数十上百年的太平日子,那最后的结果也就难说了。
    明代因为蒙古屠西夏,加上西夏党项化汉人的原因,没有足够的人口对西域进行辐射,但自己不会有这种烦恼,这也算好事了。
    这般想着,刘继隆在众人吃饱喝足后向外走去。
    不多时,众人便离开了军营,前往了都护府衙门。
    军营外,陇右的百姓正在已经播种结束的田间除草,当然也有不少提前播种的麦田麦子已经长得很高,再过一个半月就能夏收收获了。
    得益于刘继隆改良的石磨,这些麦子也能精加工为面粉,制作为更为精细的面条。
    比起胡饼,面条的口感无疑要好上更多,尤其是在不缺香料的陇右。
    「眼下陇右耕地足有一千四百馀万亩熟田,另外还有四百多万亩待熟的垦荒田。」
    「若是朝廷不与我们开战,继续埋头发展下去,十年之后,最少能够开垦出一千四五百万亩熟田。」
    「到时候百姓的田多了,都护府的收入高了,也就可以降低赋税了。」
    高进达在马背上说着,但紧接着又叹气道:「可惜,还是要打仗了面对高进达这番话,刘继隆微微颌首,但却安抚道:
    「朝廷打不进来,百姓该种地就种地,保境安民正是我们要做的。」
    「以陇右现在所辖的土地,开垦出四千多万亩耕地并不夸张。」
    「若是能将陇右能开垦的土地都开垦完,日后再转向河西开垦,那我汉家的足迹也将遍布西域,将西域彻底掌握手中。」
    「即便朝廷出兵,也无法阻碍我陇右军民发展的势头!」
    刘继隆这话对于众人而言,未免有些过于惊骇。
    毕竟河陇地区自先秦以来,鲜少有人口突破百万的时候。
    汉代虽然突破了百万人口,但最后迎来的却是战乱。
    若是河陇地区真的能开垦出四千多万亩耕地,那最少需要三百多万百姓才能耕种过来要知道关内道也就三百多万口人,他们确实无法想像河陇有三百万人口是什麽场景。
    毕竟掌握在河西丶陇右归义军手中的河西丶安西丶北庭加陇右丶剑南六州,一共也就一百五十多万人口罢了。
    三百万人口需要在此基础上翻一倍,他们自然难以想像曾经人口稀少的河陇,竟还有这样的日子。
    不过这话既然是刘继隆说出来的,他们自然选择相信。
    毕竟十二三年前,陇右也不过区区二三十万人口,而今不算剑南六州,也足有九十万人口了。
    这一切的变化,都来源于刘继隆的各种手段。
    想到这里,众人也有了底气,先后驰骋向都护府走去。
    与此同时,大唐所调集的军队也在不断进入关中丶关内等要地。
    身处西川的高没有接到长安的回执,他自然便知晓了,朝廷没有采纳他建议的想法,不过这也正是他希望看到的。
    他赶在三月中旬回到了成都府,只是当他回到成都府后,他却当着众人的面说道:
    「传我军令,调集兵马,增兵灌口关!」
    「增兵灌口?」听到这话,不少官员面面相。
    尽管他们已经听说了朝廷很有可能对陇右下手的消息,但没有朝廷的军令,贸然增兵,恐怕会引起陇右的不满。
    「高使君,此事恐怕需要禀报朝廷才能决定。」
    杨复光起身开口,其他官员也纷纷附和。
    见状,高冷漠扫视这群人,冷淡开口道:「汝等短见,若是等朝廷回执,战事恐怕早已爆发了。」
    杨复光闻言皱眉,脸上闪过些许不喜,也不再作揖,而是直接道:「没有朝廷的示意,某不敢调兵。」
    「正是—」
    「若是引起陇右不满,这—」
    面对高的调拨军令,西川的官员们瞻前顾后,并未选择支持。
    只是面对他们的这番话,高却搭手郭刀刀柄之上,冷漠道:
    「某从未说过,需要尔等同意。」
    忽的,衙门外响起了穿的甲片声,官员们下意识往衙门大门看去。
    但见王重任丶张二人率领大批甲兵走入戒石坊,将正堂彻底包围。
    「高使君,你要作甚?!」
    杨复光面色凝重的看向高,西川的那些保守官员们则是咽了咽口水,口中乾燥。
    「调兵。」面对杨复光的质问,高回应一声,接着缓缓起身向外走去,路过时警了眼杨复光。
    「某丶才是西川之主——」」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