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421章北击胡骑(万字大章)
「哞……」
四月如期而至,牛铃清脆悠扬,配合上耕牛的叫声,俨然一副田园景色。
昔年由张淮深率军修建的姑臧依旧矗立在这西北大地,而那些因为战乱而变为废墟的村庄,与那无数抛荒的土地,却已经重新有了人烟,有了作物。
数十个乡村盘踞在凉州四个县的外围,星罗密布,宛若棋盘般,带给这西北大地更多的生机。
渺渺炊烟升起,代表的不仅仅是埋锅造饭,更是家的感觉。
「窸窸窣窣……」
甲片声窸窣作响,数十名身披扎甲的将领从姑臧北门的神鸟门走出,走上护城河的白亭桥。
拱桥连接的对岸,是上万身穿红色战袄,列为方阵的凉州子弟兵。
他们大多长相稚嫩,年龄在二十上下,少数人能在三旬左右。
原本是预留来做北市场的空地,如今却成为了集合的地点,每个人都沉默地站直身体,目光望着前方,看似坚毅,但眼底却充满了忐忑。
站在他们身后,三千多名中年民夫正看管着身后的上万匹乘马和数千辆挽马车。
他们每个人的站姿都十分标准,但不是军中的军姿,而是一个个「民」的站姿。
望着眼前的场景,拱桥上的将军们还未说话,这些民夫们却已经说开了。
「狗贼娘的胡杂,耶耶们就想老老实实种地丶做工,偏要来打仗……啐!」
「直娘贼的,若不是军中要有学识的人,我也跟着上了!」
「听说节帅也要来,应该没事吧?」
「节帅?」
「汉王汉王丶看看我这嘴,平日里说习惯了,改不过来了。」
民夫们七嘴八舌说着,而拱桥上的张昶却看向了身旁的郑处。
「直娘贼,郑郎君倒是练的一手好兵啊!」
他高兴笑着,郑处闻言也跟着笑道:「莫不是忘了我陇右归义军的老规矩,好汉当兵,兵不是谁都能当的!」
「哈哈哈丶这倒是!」张昶开怀大笑,接着看向战场上的这近万兵卒,沉声说道:「乘马都够吗?」
「自然足够!」郑处不假思索的笑道:「河陇大地,哪有缺马的道理?!」
凉州比起陇西,无疑更适合培养马匹,因此此地有八处马场,占了陇右马场三成大的数量。
八处马场背后是三千多匹军马,两万多匹乘马。
至于兵卒是否会骑马?这个更是不需要多问。
河陇出身的孩子,哪怕是西川逃荒过来的,只要住个几年,必然能练就一身好马术。
张昶目光扫视上万兵卒,颔首后直接拔刀,振臂高呼:「出征!!」
在他的振臂高呼下,凉州军团的弟兄开始以「团」为单位,有序调头前往后方领取乘马。
每名民夫也早早有了交代,他们拥有自己的牌子,每伙兵卒配三名民夫,三辆挽马车,车上拉拽帐篷丶粮食丶甲胄丶兵器和马鞍等等物资。
兵卒牵马在前面走,民夫赶着挽马车跟在身后,队伍拉长,沿着凉州的马城河,向北边的白亭海丶休屠泽赶去。
在他们行军北上的同时,距离他们上千里开外的燕然山脉西北部地区,一支数万人的队伍正在不紧不慢的放牧南下。
「照顾好我们的肉,不然就用你的肉来顶替!」
「哈哈哈……」
燕然山脉北部的草原上,向北以西可以眺望到数十里外的戈壁沙漠,向南则是起起伏伏的燕然山(杭爱山)。
在这个时代,漠南与漠北之间的戈壁沙漠还没有后世那麽大的面积。
它从西边的燕然山北部地区向着东北方向蔓延而去,宽度不过三四百里,是一条狭长的戈壁沙漠。
燕然山与阴山丶燕山等三条山脉生长着茂密的树林,可以轻而易举的将每年春夏之际的风沙阻挡,使其无法南下。
不过这也并不绝对,至少在过去上千年的时间里,还是有那麽十几次的大规模沙尘暴席卷南下,但最近的一次已经是七十多年前。
尽管沙漠戈壁还在扩张,但以如今的速度,至少在二三百年内,北方的这三条山脉暂时不会受到侵蚀。
正因如此,漠北的游牧民族可以沿着金山(阿尔泰山)丶燕然山山脉,从容的进攻河套,或者走碛口进入河西,劫掠河西。
正如当下,数万身着皮甲的黠戛斯人骑在马背上,拱卫大军中心的那一万多披甲骑兵,而他们的前方则是由突厥丶仆骨丶鞑靼等数千人组成的牧羊队伍。
黠戛斯人不喜欢放牧,他们更喜欢奴役这些人为他们放牧。
十数万牛羊被这群奴仆放牧南下,而他们只需要跟在后面,就不用担心牛羊走失的问题。
中军队伍里,身穿明光铠的一名老将正在观望燕然山,他的身后还跟着两名中年将领们,亦是穿着华贵的明光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