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貌离神合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西州屯田的事情。
    至于被他所送出的这份信,大概在十五天后才送抵了陇右。
    刘继隆赶在大雪封山前返回了陇右,还没坐下就接到了他这份手书的消息。
    「里啪啦———」
    火墙升起热气的同时,刘继隆脱下大裘坐在主位,拿起张淮深手书仔细查看了起来。
    在他得知朝廷的意图后,他当即就笑道:「我们这位至尊的动作倒是不慢,
    我才把消息送到长安没两个月,他就已经联系上了河西。」
    「只是可惜,他与先帝从不会反思他们对归义军的所作所为,以为授予些恩赏,就能让我们这些人纳头就拜。」
    他话音落下的同时,也示意沉吟将张淮深手书传给众人阅览。
    不多时,手书便在众人手中走了一圈,而李骥见状眼底闪过精光,连忙作揖道:
    「节帅,朝廷不义在前,我们为什麽还要固守忠义?」
    「前些日子末将听崔参军说境内每年有数千学子毕业,他们苦学多年,总不能让他们回家种地吧?
    「倒不如趁此机会将剑南道丶山南西道拿下,授予他们可靠的官身!」
    「节帅,某附议!」马成不假思索的选择附和,而尚铎罗与崔恕也私下对视,接着对刘继隆作揖:
    「节帅,末将(下官)附议!」
    堂内不过八人,刨除刘继隆本人外,如今已有半数同意,只剩下高进达丶陈瑛,以及法曹参军事兼都察院副使的韩正可没有表态。
    「你们三人怎麽看?」
    刘继隆没有答应,而是询问高进达三人,这就已经表达了他的态度。
    高进达作揖道:「节帅昔年以十八字要诀治理河陇,如今中原战事渐安,朝廷四周泰安。」
    「我军若举兵作乱,必然成为天下众矢之的。」
    刘继隆昔年所谓的十五字要诀分别是「高筑墙丶广积粮丶兴水利丶强练军丶
    促手工」,后来又增加「清贪腐」的三字要诀,总共十八字要诀。
    事实证明,这十八字要诀让陇右发展神速,唐廷几次想要对陇右动手,都苦于实力不够强大,找不到藉口而作罢。
    若是陇右现在强行冒头,那难免会被朝廷抓住把柄。
    不过这点事情在李骥等人看来根本不算事情,毕竟他们也从朝廷这些年对藩镇的姑息态度看出了许多东西。
    他们与当初的刘继隆所认为相同,认为朝廷即便出兵,他们只要能将官军击败,就能让朝廷主动向陇右服软。
    正因如此,他们才会不断煽动刘继隆主动出击。
    不过刘继隆还是那个态度,他可以逼大唐出兵后反击,但不能主动进攻,这是两个概念。
    如今还不是二十几年后,更何况即便二十几年后,不少官员依旧心向大唐,
    而这是太宗留下的遗泽。
    「此事无需再议,此次我只谋夺六州。」
    「若朝廷因六州而兴兵,再议此事亦无妨!」
    刘继隆将此事按定,李骥等人脸上明显不甘。
    他们希望刘继隆主动出兵,与朝廷直接翻脸开战,然后在战场上打败官军,
    而不是这种磨磨蹭蹭的吃些边角料。
    「承平太久,人心思动啊———」
    望着他们的表情,刘继隆想到了临州大学的那些学子。
    再过几年,他应该就能利用这些学子将军队思想问题给解决了。
    哪怕达不到他所想的高度,但军中却也不会出现如李骥他们这些敢于挑拨的老臣。
    想到这里,刘继隆目光看向高进达:「与朝廷的粮食贸易,可以重新提上日程了。」
    「不过这次不要卖的太快,一点点卖,让朝廷投鼠忌器。」
    「此外我会给张淮深回信,让他们在明面上与我们决裂,如此更利于我们日后发展,但双方贸易继续,不能终止。」
    「是!」高进达连忙应下,他更支持刘继隆这种稳扎稳打的态度。
    当然,他之所以支持,也是因为他从刘继隆口中得到了陇右几年后会东出的结果。
    「都退下吧!」
    刘继隆起身往中堂走去,李骥等人在他走后聚到一起,高进达则是摇头向外走去。
    陈瑛丶韩正可跟着他走了出去,二人前往了长史堂坐下。
    「李副都护他们现在的行为越来越出格了,节师不管管吗?」
    韩正可能被刘继隆选为都察院副使,脾气自然刚正,所以很看不惯李骥他们步步紧逼的态度。
    陈瑛不太好说这件事,毕竟他是军中出来的。
    好在他属于陈靖崇这一派,因此也能适当调和调和。
    面对韩正可的生气,陈瑛安抚道:「他们也是建功心切,本质上还是想着帮节帅成就大业的,只是过于激进罢了。」
    陈瑛话音落下时,趁机看了眼高进达,高进达则是叹气道:
    「李骥这群人还是太沉不住气,他们以为他们天下无敌,却不想诸镇那麽多兵马,我们若是主动动兵,不仅污了归义军的名头,还容易被诸镇针对。」
    「节帅说得对,箭射出头鸟,如今我们不能冒头,步步蚕食边州也不差。」
    「更何况西南战火一起,必然会引动诸道震荡,届时朝廷唯有加税这一条路。」
    「朝廷衰败已成定局,中原的流民没有得到赈济,必然会趁机作乱。」
    「节帅与我说过,四五年后,我们便会苦于手中学子不足,可见节帅早已想好了东出的时间。」
    「在此之前,我等还需坚守本心,莫要被李副都护他们干扰才是。」
    「是—.」陈瑛与韩正可颌首,高进达则是看向韩正可道:
    「战事在即,都察院和法曹必须严抓州县,避免有人偷拿卡要,坏我陇右大事!」
    「长史放心!」韩正可作揖道:
    「下官已经告知都察院及法曹等六百同僚,凡有阻我陇右收复六州之硕鼠,
    定斩不饶!」
    「善——」高进达满意颌首,接着便将话题引向了其它政务,而门外的兵卒闻言则是与身旁同袍道:「我去入厕,一盏茶后回来。」
    「快去吧。」同袍没有多想,而这兵卒也连忙走出了长史堂。
    不过他没往茅厕走去,而是前往了副都护的衙堂,将此事告诉了衙堂的校尉带着众人返回衙堂的李骥才刚刚坐下,便见有校尉从堂外走来,来到他身旁耳语数句。
    「这话真是高进达说的?」
    李骥眼前一亮,校尉颌首道:「是长史堂那边传来的消息,应该不会有错。
    」
    「好!」李骥激动起身,背负双手来回渡步道:「既然节帅有了谋划,那我就不着急了。」
    「怎麽了?」马成等人朝他看来,李骥闻言笑道:
    「节帅有了谋划,东出就在五年后!」
    「好!!」几人纷纷拍案,口中叫好。
    「末将告退———」眼见他们如此,校尉默默退出衙堂。
    他身后的叫好声不断传来,可他却不予理会,只是走出衙堂后,冷漠着朝中堂走去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