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咸通六年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度支本就不足,如今又少三百万贯,那所缺之额该如何补全?」
    「罢了传蒋相入宫觐见!」李灌开口示意,可田允却作揖道:
    「陛下,蒋相月前言其风寒,而今高烧不退,三辞相位,皆不允——」
    经过田允提醒,李灌这才想起来,蒋伸几次请辞,都被自己驳回了。
    如今来看,他是因为自己不批准他辞官,故而称病不事政务了。
    想到这里,李灌心里不免升起些许怨气—·
    「这一个个的都要辞官,是朕薄待他们了吗?」
    「陛下自然没有薄待任何人,只是他们不解陛下用心罢了。」
    田允连忙宽慰李灌,李灌听后不耐烦道:
    「罢了,他蒋伸要走便走,朕就不信,朝廷离开他便无法运转。」
    「拟旨,迁刑部尚书徐商为兵部尚书,领东莞县子,拜同平章事。」
    「以同平章事路岩转户部尚书丶领度支,不得有误!」
    三言两语间,李灌便罢了蒋伸,以刑部尚书徐商担任新相,督管兵事。
    原本督管兵事的路岩,如今被调转户部,兼领户部与度支的差事。
    「奴婢领旨—.」
    田允地位低微,王宗实乞老告离庙堂后,更无人支持,因此在李灌面前显得较为卑微。
    李灌很喜欢看他卑躬屈膝的样子,不免颌首道:「速将此事办好,令路岩熟悉户部与度支差事后,立马入宫面见朕。」
    「是———」田允躬身作揖,连忙退出咸宁宫去。
    不多时,旨意便经北司之手传往南衙,而南衙诸相中的路岩与元元实等人眉来眼去,私下联系不少。
    眼见是北司发来的圣旨,路岩稍微看了圣旨中的内容,虽说觉得户部与度支的差事棘手,但想到自己掌管户部与度支,地位更是水涨船高,由此便将圣旨传下。
    在家中装病的蒋伸在接到圣旨后,当即便让家仆变卖长安宅邸及带不走的财货,准备即日返回江南东道的常州故乡。
    与此同时,路岩也开始接手户部与度支,花费了不少时间来熟悉此间政务。
    待到路岩熟悉户部与度支政务后,蒋伸也交接结束,辞官回乡养老去了。
    不过对于路岩来说,烫手山芋却才刚刚传到手里。
    二月中旬,路岩带着户部丶度支的文册前往了咸宁宫,志芯着走入殿内,见到了殿内的狼藉,以及坐在金台上的李灌。
    「陛下,臣同平章事路岩,携户部丶度支文册前来觐见。」
    「赐座!」
    李灌颌首示意,随后才道:「王小年月前奏表于朕,言河淮两道饥民甚众,
    不仅需要免受灾十三州的赋税,还需要停罢免起运钱粮来赈灾。」
    「朕此前已经答应了王小年,听闻这番做法会让度支少去三百馀万贯赋税,
    不知户部与度支能否补全积欠?」
    李灌的话,如晴天霹雳打在路岩身上。
    面对这位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的至尊,路岩只能艰难道:
    「我朝度支,往往七成用于军饷拨付,然至如今,却已提高至八成。」
    「去岁仅军便度支一千四百馀四方,百官俸禄又度支不少,加之宫廷修建佛寺及出巡等支出,前后积欠三百七十六万。」
    「若是加上过去四年的积欠,则不少于五百五十万贯。」
    「若是今年免河淮两道积欠钱粮,又停罢起运钱粮来免,那度支积欠之数,恐怕不会少于一千万贯—」
    寅吃卯粮在大唐已经成为传统了,这点李灌早有准备,只是他没想到自己手中积欠的数额竟然那麽庞大。
    一千万贯,这几乎等于大唐全年赋税的七成了··
    「户部的户籍与田籍在册数量是多少?」李灌心中一沉,忍不住询问。
    「回陛下————」
    路岩顿了顿,顺势呈出手中文册。
    「户部的户籍与田籍,明面上不断更新,但实际上多为抄旧元和丶太和及会昌旧籍。」
    「除河北道外,天下诸道户籍为四百九十九万户,二千五百六十五万馀口.....」
    「除河北道外,天下诸道田籍为四百二十二万六千馀顷,四万万二千二百六十馀万亩.」
    路岩的第一句话说完后,李灌便失去了看这些图籍的心思。
    毕竟路岩都说了这些图籍多为抄旧,那这就代表这些图籍呈现出来的情况已然失真。
    天下或许有两千五百万口百姓,也或许没有。
    想到这里,李灌不想再看图籍,只是强忍着脾气道:「朕就想知道,路相是否有补全积欠的办法。」
    「回陛下.—..—」
    路岩脑中百转千回,最后只能硬着头皮道:
    「为今之计,只有免河淮二道,增加诸道赋税。」
    「两税可在去岁三厘的基础上再加七厘,此外的加耗丶折变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