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虚虚实实(万字大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之所以是暂缓,那是因为他们不管怎麽做,这群人始终会换着名称的出现。
    他们可以是贵族,也可以是世家,更可以是门阀,乃至于士大夫—
    「斗争只有开始,没有结束。」
    刘继隆忧心的说出这番话,高进达似乎听懂了,却又没有听懂。
    看着他似懂非懂的样子,刘继隆张了张嘴,欲言又止到最后,却还是没有说出来。
    他其实想说,哪怕他们这代人努力了,甚至管好了下一代人,但阶级这种东西是消灭不了的。
    只要有人,它们便会从血肉滋生出来,哪怕人都死光了,也会有动物继承这种传统。
    只是话到嘴边,刘继隆却说不出来。
    其实这些道理,那些人都明白,可结果他们还是前仆后继的冲了上去。
    他们都没有认输,自己又怎麽可以认输呢?
    「暂且观察他们,这次我们扩张太快,需要好好消化消化。」
    「再过两个月,应该又有新的官吏进入庙堂,始终能将他们彻底稀释的。」
    刘继隆给出了一个充满希望的回答,高进达听后轻笑颌首:「确实,陇右出身的孩子,倒是没有这些遏东西。」
    「既然如此,那某便先回衙门了。」
    高进达作势就要起身,刘继隆闻言却拦住道:「先等等。」
    他走向书房,不多时拿出一卷图纸走了出来。
    他将图纸铺在桌上,同时说道:「本欲明日再与你一同看看,如今你既然来了,稍后便回府好好休息,今日将此事敲定。」
    图纸展开,高进达一眼便认出了这是长安城的图纸。
    他带着疑惑的目光看向刘继隆,刘继隆则是说道:「这是某与工部许多官员和工匠商讨过后,从而定下的长安地下管道,以便排除污水,不再使百姓饮卤水而疾病。」
    长安地下水卤化,这是从汉代就开始的问题。
    汉代长安城位于渭河阶地,地下水位随渭河的下蚀而上升,导致盐分不断渗透,污染了地下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隋唐两代决定迁都至龙首原南麓,但随着长安人口聚集,加上地下排污管道不足,故此龙首原的浅层地下水也开始渐渐卤化。
    从盛唐开始,长安百姓为了喝上淡水,便开始了各显神通的时代。
    皇室及世家豪强选择开凿深井,避开浅层的卤水。
    富户承担不起那麽高成本,故此选择使用陶管井来过滤卤水之中盐分。
    最惨的平民,则是只能依赖运水车从城外取水,出钱采买,平白支出费用。
    刘继隆虽然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但他可以防止问题继续严重,所以重新修建长安城的地下排污系统,便是他想出来的主意之一。
    除此之外,还有在长安城中各坊,由衙门出钱来挖掘深井,并从城外修筑水坝,截留一些小河流的水,并修建暗渠,引入长安城内。
    这些办法虽然无法改变长安浅层水源卤化的问题,但起码能让长安百姓喝上正常的水。
    除此之外,长安百姓的粪便,也该效仿陇右那般,设置粪使来收集各坊粪便,运往远离长安的地区堆肥处理。
    只要百姓知道人粪堆肥的办法,估计人粪也将如牛羊粪那般金贵。
    刘继隆说完了他的想法,高进达听后颌首:
    「殿下此举,实属利国利民之举,但如此庞大的工程,恐怕非一两年之功,所耗也不下百万。」
    刘继隆闻言轻笑,将这张地图收起来的同时说道:「这件事始终要有人做,我们现在不做,便只有留给子孙做了。」
    「你知道某,某从不将自己能做的事情,留给后人来做—」」
    高进达见他如此,只能颌首道:「某知道了,待工部算出修建其所需,某便看看,能否动用钱粮慢慢修建吧。」
    刘继隆颌首:「此事事重,这几日你且回府,好生休息,后面便有得忙了。」
    「是————」高进达应下,接着退出了中堂。
    当然,回府之前,他也没忘教训高淮这厮。
    待他走后,汉王府也渐渐安静了下来。
    只是在刘继隆休息的同时,那些已经被抛弃的官员却私下聚到了一处。
    当油灯被点亮,漆黑屋内也露出了三张面孔。
    东眷裴氏丶担任户部员外郎的裴澈,官宦豆氏丶担任兵部侍郎的豆卢琢(zhuan),
    兰陵萧氏丶担任吏部侍郎的萧(gou)。
    三人各自看见对方后,脸色都有些异,显然没想到是对方,但又很快恢复镇定。
    对视之间,担任礼部侍郎的萧沟率先开口道:
    「户部丶兵部丶吏部,皆与朝廷安危有关。」
    「虽说汉军眼下并未有东进的表现,但不可不防。」
    见萧沟开场,裴澈也颌首附和,随即说道:「刘牧之残暴,竟让百姓纳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