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哔哔??”
“驾、驾、驾……”
洪武十一年二月十二,眼看关隘挡不住大汉的火炮,?世隆最终还是下令军队在天明时分将关隘的甬道堵死,大军撤往阳苴咩城。
经过四个多月的交战,七万东境南诏...
林子涵策马立于高坡之上,望着远方吐蕃大军的火光如星河蔓延,心中沉思。归义军主力已抵达陇右前线,五万精锐士卒整装待发,士气高昂。然而,吐蕃大军兵力远胜,且赤松赞尚未现身,显然敌军尚未全力出手。
“将军,敌军前锋已至十里外,正在布阵。”一名斥候策马奔来,神情凝重。
林子涵微微颔首,沉声道:“传令各部,准备迎战。”
亲兵立刻奔下高坡,将命令传达至各营。归义军迅速列阵,骑兵在前,步兵紧随其后,旌旗猎猎,战鼓如雷。
吐蕃大军亦已列阵,赤松赞身披重甲,骑于战马之上,身后是黑压压的吐蕃铁骑,杀气腾腾。
两军对峙,战意如火。
“杀!”随着赤松赞一声令下,吐蕃大军如潮水般涌来,喊杀声震天动地。
“放箭!”林子涵挥手下令,万箭齐发,箭雨倾泻而下,吐蕃前锋顿时阵型大乱。然而,吐蕃军素来骁勇,虽遭箭雨打击,仍奋勇冲锋,直扑归义军阵线。
“迎敌!”林子涵怒吼一声,挥剑冲出,归义军士气大振,奋勇杀敌。
战场之上,刀光剑影,血雨纷飞。李长风率轻骑绕至敌军侧翼,突袭敌军左翼,吐蕃军猝不及防,阵型大乱。王将军率一万步兵稳守中军,以盾阵迎敌,死死守住归义军核心防线。
然而,吐蕃军兵力占优,战局逐渐胶着。赤松赞见战事陷入僵局,冷声下令:“全军压上,务必击溃归义军防线!”
吐蕃大军全线压境,归义军虽奋力抵抗,但兵力有限,战线逐渐后退。林子涵见状,心中焦急,正欲亲自率军冲锋,忽然远方尘土飞扬,马蹄声如雷。
“将军!援军到了!”一名斥候高声禀报。
林子涵精神一振,抬头望去,只见远方一支大军如黑色洪流般奔腾而来,正是归义军后续援军。
“杀!”随着援军杀入战场,归义军士气大振,战局瞬间逆转。
李长风率轻骑直取敌军中军,意图斩首。赤松赞见状,亲自迎战,二人在战场之上展开激烈交锋。
李长风枪法凌厉,招招致命,赤松赞亦是吐蕃名将,武艺高强,二人战至百回合,仍未分胜负。
然而,归义军援军源源不断地杀入战场,吐蕃军渐感不支,战线开始动摇。
“杀!”林子涵怒吼一声,率军冲锋,归义军士气高昂,奋勇杀敌。
吐蕃军终于溃败,赤松赞见大势已去,只得下令撤军。
“撤!”他沉声下令,吐蕃大军狼狈退去,归义军趁势追击,杀敌无数。
战场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归义军将士们高举长枪,欢呼声震天,士气高涨。
林子涵望着吐蕃大军败退的方向,心中却没有丝毫轻松。他知道,这只是吐蕃大军的第一波攻势,真正的决战,才刚刚开始。
与此同时,长安城内,兵部衙门。
李长风站在大堂之中,目光冷峻地扫视着面前的兵部官员。自从接管兵部以来,他已清查了大量账册与军令文书,但仍有部分官员心存抵触,甚至暗中拖延军务。
“杨侍郎。”李长风冷声开口,“兵部账册为何仍未交出?我已下令三次,为何仍不见动作?”
杨文远抬起头,神色平静:“李副将,兵部账册涉及朝廷机密,若无陛下亲批,岂能随意交出?”
李长风冷笑:“陛下已有旨意,兵部由归义军接管,凡有不服从调令者,皆视为叛逆。杨侍郎,你是在质疑陛下的旨意?”
杨文远神色微变,但仍强作镇定:“我只是按规矩办事。”
“规矩?”李长风冷笑一声,“如今战事紧急,归义军需调兵遣将、调度粮草,若因你一人拖延而误了军机,你可担得起这个责任?”
杨文远沉默不语。
李长风冷冷道:“我给你一炷香时间,若仍不交出账册,本将便以军法从事。”
杨文远脸色一白,正欲开口,一名兵部官员突然站出,拱手道:“李副将,账册已整理完毕,卑职这就呈上。”
李长风目光一冷:“很好。”
那名官员立刻命人抬出几箱账册,恭敬地放在案前。
李长风翻阅片刻,满意地点了点头:“很好。你们若能配合归义军,自然不会受到军法处置。但若有人胆敢阳奉阴违,与敌军勾结,扰乱军心,本将定斩不赦!”
众人齐声应诺。
就在此时,一名斥候冲入兵部衙门,跪地禀报:“李副将,渭水渡口告急!敌军前锋已至北岸,正在强渡渭水,我军斥候已与敌军交战,伤亡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