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西收下,并未与百姓有过多交流。
只是这看似冷漠的态度,在三阳川乡民的眼中,却已经是军纪极为森严的军队了。
「你们说这是叛军吗?我怎麽感觉他们比官军还讲道理?」
「对,文绉绉的,看营门的兵卒都比乡正还有文化。」
离开军营,返回乡里的路上,三阳川乡的乡民不断讨论着,同时对带路的乡正询问道:
「刘阿耶,这叛军给的钱,我们怎麽收拾啊?」
「这……」
负责三阳川乡的刘乡正也不知道该怎麽办,犹犹豫豫片刻,他还是主动道:
「按照谁出的东西多,把这钱分一分,但一定要藏好。」
「若是官军打回来,说不定会劫掠乡里,莫要被抢了。」
乡民闻言纷纷点头,随后埋头走回了三阳川乡。
倒是在他们回乡的同时,疾驰两个时辰才撤回伏羌县的赵黔并未擅自动兵,而是等待王式率军撤回伏羌。
武山丶伏羌丶三阳川等三个地方之间的距离不过四五十里,因此赵黔回到伏羌后不到两个时辰,便赶在黄昏前,得知了诸镇官兵撤回伏羌的消息。
他立即率领百馀名精骑去迎接王式,而王式已经通过赵黔派出的快马,得知了陇右占据三阳川的消息。
「少保,如今三阳川被叛军夺下,我军若不反击,则唯有落水道可走。」
「依末将所见,不如舍弃武山县和伏羌县,撤回上邽。」
返回伏羌县的官道上,赵黔说出自己的想法,可王式却摇了摇头:
「朔方一役,已然说明我军不论是精骑还是步卒都不如叛军,因此我军理应尽量避免与叛军作战于乡野。」
「刘继隆想要夺取秦州,那就只能步步蚕食而来。」
「他能迅速拿下朔方,想来是与那方士炼丹之物有关。」
「但那方士炼丹之物虽威力十足,但也只是对于夯土城墙如此罢了。」
「渭河沿线的几座城池都是夯土包砖或垒砌石块而筑成,并非那麽轻易便能攻取的。」
「我师理应以重兵保护上邽及落水道,再屯兵于关隘丶武山丶伏羌三县。」
「我军死伤,大多来自攻城,而今便让叛军也尝尝攻城的滋味。」
尽管三阳川被刘继隆夺取,但王式的态度并未发生改变。
他要转攻为守,用城池来消耗刘继隆手中兵力。
他也不怕刘继隆不打,因为从刘继隆率先夺取朔方,王式便知道了他的想法。
夺下朔方,再拿下秦州及陇山防线,则陇右固若金汤。
这种时候,刘继隆所能选择的攻略方向便多了。
不管是走朔方出兵关内道,还是走陇山进攻关中,亦或者从陇南进攻山南西道,从龙茂二州进攻西川等等……
刘继隆的选择都能因此变多,而官军反而失去了地理,只能依靠人和与天时来抵御陇右入寇。
这般想着,王式又想到了刘继隆占据三阳川的做法,觉有正常之中透露着些许古怪。
「你所派塘骑与叛军塘骑遭遇时,他们素质如何?」
王式不免询问,但赵黔闻言却沉默片刻,思虑后才道:「我军精骑,不论骑射还是长兵短器,皆不如叛军精骑。」
对于这个答案,王式并不觉得奇怪,他觉得奇怪的是刘继隆麾下精骑如此强健,为何不趁他撤回伏羌前围攻伏羌。
毕竟伏羌是平原,十分适合精骑作战。
只是他仔细想了想,又觉得时间太过紧促,即便刘继隆兵力充足也不可能不休息。
不过若是其休息后,仍旧止步不前的话,那就说明他们的兵力恐怕不足,贸然深入怕没有援兵救援。
这般想着,王式便准备看看刘继隆明日表现。
一夜时间很快过去,翌日王式起得很早,随后下令宣武丶义成等镇兵马沿落水道撤往上邽,再令杨公庆领一万神策军驻守落水道口。
做完这一切后,王式留杨玄冀及三千神策军驻守伏羌城,自己亲率五千精骑及七千神策军往三阳川赶去。
一万两千大军加上一万民夫,所形成的队伍延绵数里。
赵黔将塘骑外放二十里,因此大军自清晨拔营开始,还未到午时,前方塘骑便已经走入了最难走的河谷中。
伏羌与三阳川之间的山岭沟壑中,还有一处规模不小的冲击平川。
若是能夺得此地,则能保障后方数里的河谷道太平。
「哔哔——」
时值正午,当官军走入谷道之中,前方塘骑便不断疾驰后撤,同时带来了一则不好的消息。
「少保,叛军出精骑近千,眼下正在十馀里外驻马休整!」
中军之处,王式听着塘骑列校的禀告,眉头微微舒展,目光看向赵黔:「集结精骑,随老夫前去看看。」
「是!」赵黔果断应下,随后与王式抖动马缰,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