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招讨陇右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
    佑世隆脑中只有开疆拓土,这让董成不免叹气道:
    「陛下,朝廷与大唐交战六年,国中十八岁以上男子尽皆从军,诸部皆生怨念。」
    「倘若继续和大唐交战,届时就连十七岁丶十六岁丶十五岁的孩子都需要走上战场。」
    「届时唯有妇人在国中耕作,即便能占领安南和岭西乃至西川,可我们又能得到什麽?」
    「西川的汉人是我们的数倍,我们根本无法在此立足。」
    「臣支持您拿下安南和岭西,但是西川的战事,最好在劫掠成都后止步于此。」
    董成的话,自然有一分道理,但佑世隆却不服气。
    刚满二十二岁的他,此刻还不满足攻下嘉州,劫掠成都,并占据岭西和安南的未来。
    他还想要拿下嶲州丶击败高骈,甚至拿下黔中道。
    「董清平,我们好不容易才将大唐逼到如此境地,难道您不想占领更多的疆域吗?」
    「臣想……可做不到。」董成忍不住叹气道:
    「这些年,国中死伤残疾的男子,没有二十万也有十万了。」
    「国中最少需要休养十年,才能恢复到战前的国力。」
    「更何况此次能够成功,全因多康吐蕃出兵牵制半个西川的兵力。」
    「虽说他们眼下还在北边作战,可若是他们见好就收,趁机撤军,那我们又该如何?」
    「陛下,您若是还想让大礼长久,还请听臣的这番谏言……」
    董成苦口婆心的说着,但佑世隆却脸色若寒冰,十分难看。
    他思考再三,最后不甘道:「等攻下了嘉州,劫掠了成都府,朕会再考虑董清平您这番话的。」
    「在此之前,还请您返回阳苴咩城,为朕调度钱粮兵马。」
    佑世隆是董成看着长大的,他自然知道佑世隆并未将自己的言论听进去,所以只能无奈道:「臣丶告退……」
    恭敬行礼后,风尘仆仆赶来前线的董成,佝偻着背影离开了前线。
    与此同时,赵诺眉也徵调了嶲州丶黎州境内的蛮人,带着他们沿着大渡河北岸向嘉州开路而去。
    在他们明面进攻邛崃城,暗地开路偷袭嘉州的同时,长安城也迎来了一位功臣。
    「大唐万岁!大唐万岁!!」
    「王使君万胜……」
    长安城内,朱雀天街被无数百姓包围,数万百姓自觉来到天街两侧,为这位讨平贼寇,疏通漕运的官员庆贺。
    哪怕是角落的乞丐,此刻也挺起了胸膛,高声呼唤起了「王使君」。
    他们口中的王使君,正是从河南道讨贼归来的王式。
    此刻的王式骑在马背上,身边被近百名神武军包围并拱卫着。
    望着百姓们为自己庆贺的模样,王式内心百感交集。
    二十年前,他因为与王守澄有交集而被朝廷冷落晋州,只能庇护晋州百姓不受鞑靼入寇。
    二十年后的今日,他却成了长安百姓庆贺的英雄。
    二十年的时间,他从三十四岁走到了五十四岁,终于得到了朝廷与百姓的认可。
    想到这里,王式不免觉得,此生也算起落有序,没有任何遗憾了。
    在百姓的簇拥下,他前往了大明宫,登上了紫宸殿。
    「传圣意,擢授淮南节度使丶诸镇招讨使王式为司徒丶兵部侍郎丶山南西道节度使。」
    「东川利州,本属山南西道,昔年划归剑南东川所辖,而今划归山南西道。」
    「文州丶扶州丶龙州丶绵州,昔年为东川所辖,而今划归东川,以东川节度使高骈制之。」
    王式才登上庙堂,便引来了朝廷的册封,以及昔年针对陇右情况改变的部分州县划归也随之回到了会昌年间的地位。
    昔年文扶龙绵四州划归西川,是为了防备逃民北上,同时方便收回陇南七州。
    利州之所以划给东川,也是因为山南西道总是管不住逃民逃亡陇右,继而划归东川。
    如今各州各自划回本属,也是因为时局所致。
    首先是西川的防务压力太大,所以只能把文扶龙绵四州划回给东川,让东川的高骈想办法守住这四个州,击退入侵的多康吐蕃。
    利州划回山南西道,也是因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卢钧在半个月前病逝,朝廷准备让王式前去整顿山南西道兵马政务。
    王式能如此快速的讨平河淮贼寇,他的政治能力并不差。
    最⊥新⊥小⊥说⊥在⊥⊥⊥首⊥发!
    从朝廷的这一系列布置中,他隐隐感觉到了朝廷似乎在准备应对另一场战事。
    整个西陲,值得朝廷那麽对待的,似乎只有盘踞陇右的刘继隆。
    想到这里,王式不免皱眉,他似乎知道了朝廷为何突然加税了。
    不加税,哪来的钱粮讨平陇右……
    「臣王式,谢恩……」
    思绪落下,王式稽首谢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