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399章群雄四起(万字大章)
「淅淅沥沥……」
时入八月,北方的雨水渐渐变多,原本焦灼的西北战事,也不得不在秋雨面前暂时告歇。
「节帅果真神机妙算,这秋雨一下,官军最少休战一月。」
「待秋雨结束,我军调动的兵马,也将抵达前线。」
「等官军反应过来时,武山及伏羌二县便要面对我军夹击了。」
陇西县衙内,高进达站在正堂门口,望着院内淅淅沥沥的雨水,脸上笑容浮现。
刘继隆坐在主位,不紧不慢的为自己泡茶,目光则是在沙盘上来回打量。
「这一个月过去,那六千多伤兵估计也能休养恢复不少了。」
「届时不算新卒,也有至少一万八千老卒可用。」
高进达所说的比较乐观,不过刘继隆并未反驳,毕竟秋雨长则一个半月,短则一个月。
要是布置得当,可用之兵确实不少。
「兰州丶临州二镇的新卒,半个月后动身前往朔方镇换防,将朔方镇兵马交给斛斯光,进驻成纪丶陇城丶三阳川。」
「届时三阳川的兵力不少于一万,斛斯光知道怎麽安排才能守住二城四关,及如何布防三阳川。」
刘继隆话音落下,高进达颔首应下,同时主动道:「河南道有消息传回,据闻魏博镇新任节度使何全皞率兵八千南下,于汴州击溃黄巢主力,估计现在已经替宋州解围了。」
高进达的话让刘继隆想起了这件事情,不过历史上何全皞南下是因为庞勋之乱,而今却是因为黄巢起义。
不过魏博军在历史上庞勋之乱中的表现实在难看,不仅战败于庞勋这伙乱军手中,还没有从朝廷手里得到太多的支持。
最后的结果就是,何全皞回到魏博镇不久,就被牙将牙兵们作乱,摘了脑袋。
从结果来说,何全皞此举是一步昏招。
只是历史始终是历史,而今历史改变,中原战局没有了沙陀丶党项等骑兵的身影,而宣武丶忠武诸镇也变得十分空虚。
这样的局面下,仅凭何全皞丶康承训丶刘瞻三人和不足六万的官军来试图围剿庞勋丶王仙芝及黄巢等十馀万起义军,鹿死谁手未可知。
唐廷如果想要维持中原局面,就得适当的支持何全皞。
原本的祸变成了福,但魏博军的战斗素质也就那样,能否连战连捷,还得看黄巢丶王仙芝及庞勋三股势力怎麽作乱。
「中原乱成这个样子,后续恐怕会继续抽调河东丶河北的兵力南下。」
「短时间内,朝廷是无法从河淮及河东丶河北抽调兵力来对付我们了。」
「就朝廷下令京西北诸镇编练新军的态度来看,朝廷估计是想要依靠三川及关中丶关内的力量来讨平我们。」
刘继隆不紧不慢的说着,高进达听后忍不住爽朗笑道:「仅凭如此,恐怕对付不了我们。」
「府库虽不充裕,但维持军需一年半载还是可以的,不过朝廷能否坚持一年半载就不一定了。」
战事进行如此,高进达也不再如战前那般小心翼翼了。
他的底气来源于自家节帅,毕竟刘继隆仅死伤了五千多人,便击破了朔方一万五千兵马,夺得朔方三州之地。
后续死伤不过两千人,轻松取下萧关丶成纪丶陇城及陇山六关中的四关,又在平川大破王式前军精骑,杀俘官军上万。
两个月杀俘官军二万五千馀,死伤不过七千,三倍之数。
照这样打下去,如今扩军至十万的陇右,朝廷起码要动用三十万大军才有可能拿下陇右。
时局如此,高进达自然有了底气。
不过对此,刘继隆还是比较慎重,并没有自视甚高,而是在战略和战术上都极为重视朝廷。
「平夏部那边可曾有消息传来?」
刘继隆询问起了平夏部的事情,高进达听后颔首道:「今早刚刚送来消息,他们拿不出两万匹马,想要用一万匹马和三万只羊来交换李思恭及我们手中的那两千多党项俘虏。」
「节帅,这平夏部已经被我军击破,如果不尽快放李思恭和这两千多人回去,说不定会被其它党项部落吞并。」
「倒不如见好就收,释放李思恭和这两千多党项俘虏,换取这批马匹和牧群。」
高进达的建议倒也有几分道理,李思恭在历史上表现还算可以,但也不至于让刘继隆费心招抚。
只要刘继隆能够拿下三川和关中丶关内地区,李思恭自然会拜服他。
「一手交人丶一手交货。」
「是!」
刘继隆最终同意了这场交易,而高进达也在作揖后继续道:「凉州有消息传来,张使君正在集结甘肃二镇的六千兵马,准备由酒居延领军入陇,请我们为其准备旌旗更换。」
「按照他们的要求准备!」听到张淮深调兵六千支援他,刘继隆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