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为他割断了手上绳子,同时看向窦敬崇:「牵匹马来。」
「牵马?」窦敬崇错愕,刘继隆也顺势看向了杨复恭:
「子恪与某相交莫逆,某深知其气节,定不会投降我军。」
杨复恭被刘继隆这番话说得有些不好意思,尽力挺直了自己的脊梁,结果却牵扯到伤口,疼得龇牙咧嘴。
「今日宽释子恪,还望来日不在战场相见。」
刘继隆话音落下,杨复恭表情顿时凝滞,显然没想到刘继隆会放了自己。
不止是他,几乎是众人都没有想到,自家汉王竟然会释放杨复恭。
对此,刘继隆则是露出一副哀伤的表情:「某本奴婢,得归义军解救,方才创下功业。」
「大中之际,先帝数加赏赉,由是得缮甲备粮,以御吐蕃;某遂暗誓,当为朝廷永镇陇右。」
「其后收复陇南,克复凉州丶剑南六州等陷蕃没鹘之地,本欲表臣赤心,岂意朝廷疑臣拓土自强。」
「今见诏书讨罪,惶怖无措,欲面陈丹悃,而官军阻道,王师压境,某不得已而接刃。」
「幸会子恪,始得倾吐肺腑。」
「若使子恪为臣转奏天听,臣愿退守陇右,复为唐臣……」
刘继隆文绉绉的一席话说罢,不止是杨复恭愣住了,就连安破胡丶窦敬崇和王重荣等人都坐不住了。
杨复恭愣神片刻,心里压根不信刘继隆所说这些,但为了脱困,他还是挤眉弄眼的挤出了几滴眼泪。
「某知牧之秉性,本便知晓此举非牧之所为,如今知晓缘由,只憾未能早些见到牧之。」
「今若能归复长安,定为牧之奏达天听,使至尊还牧之清白……」
「好!」刘继隆重重点头,拱手作揖道;「如此,便拜托子恪了。」
「定不辱命。」杨复恭也连忙作揖回礼。
见状,刘继隆当即派人护送杨复恭出营,并拿出自己提前写好的手书交给他贴身保管,若南下时遭遇阻碍,可持此信畅通无阻。
杨复恭倒是没想到刘继隆想的那麽周到,他虽然怀疑有问题,但为了脱困,他还是重重点头,随后抖动马缰,策马离去。
「汉王,您……」
眼见杨复光离去,安破胡便主动作揖道:「您真的要退回陇右?」
「怎麽可能?」刘继隆忍不住笑道:「此计不过给朝廷台阶罢了。」
「可他们若是真的让您退回陇右,您该如何?」
窦敬崇担心询问,刘继隆听后轻嗤:「他们现在该担心的是如何瞒住长安百姓,逃往东都。」
话音落下,他对安破胡询问道:「我军死伤几何,破贼俘虏几何?」
安破胡见刘继隆询问,当即作揖道:「斛斯都督尚未有消息回禀,我师阵没三千四百七十五人,伤重残疾者一千七百二十五人。」
「此役我军破官军六万,阵斩官军不下二万,俘兵三万馀。」
「眼下除百里城还有数千官军外,便只剩下制胜关丶安戎关及梨园寨丶凤翔等处还有些兵马。」
「依投降官军所说,这些地方官军数量不足三万。」
「如今我师尚有六千七百馀精骑,马步兵八千,合兵一万四千八百馀人。」
陇东九万官兵尽没,其中超过半数被俘,而陇右自身折损也不小。
受限陇东易守难攻,加上军中新卒较多的各种因素,前后折损兵卒不下八千。
饶是刚刚经历过大捷,刘继隆却也不得不考虑士气因素。
眼下将士们还在打扫战场,尚未反应过来大军折损近两成。
等到他们返回到营盘,必然会因为同袍阵没而哀伤。
想到这里,刘继隆沉吟片刻后说道:「如今除了制胜关丶安戎关丶汧源丶凤翔丶宝鸡丶散关及新平丶梨园寨等关隘城池外,其馀城池几乎无兵驻守。」
「安破胡,明日你点齐兵马,留精骑千馀驻守百里城,其馀大军随某走普润先南下,直击凤翔!」
「是!!」安破胡不假思索应下,众将也纷纷作揖,随后各自上马,策马走出了灵台县。
不多时,战场早已打扫乾净,汉军将俘虏押往灵台县的军营关押后,当即便返回了城外的营盘。
得胜归来的他们,此刻拖着疲惫的步伐踏入营盘,铁甲上的血渍早已乾涸,在夕阳下泛着诡异的紫黑色。
随着他们各自返回驻队营帐,营盘内的气氛突然变得凝滞。
站在帐内,他们解甲的手渐渐慢了下来,目光不自觉地扫向四周。
原本热闹的帐内,此刻却少了几张熟悉的面孔,没了往日的热闹。
「周五郎!周五郎呢?!」
帐外突然传来了发疯似的呼唤与叫嚷声,那声音从愤怒渐渐转为悲痛:「周五郎,叵耐的杀才!说好要请阿耶喝酒的!」
没有任何人回应他,回答他的只有呼啸而过的晚风,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