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这不是朕想要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366章:这不是朕想要的(第1/2页)
    李承乾比谁都清楚,自己的根基是什么。
    不是那虚无缥缈的皇权,而是自身的班底。
    从军事角度来看,一旦他选择趁人之危,讲武堂培养的将士们必然会产生思想动摇。
    这些将士,是他精心挑选并亲自教导的,他们接受的是“保家卫国、忠诚正义”的思想教育。
    若他自己都做出背信弃义的行为,将士们会对他的领导产生怀疑,对自己所坚守的信念产生动摇。军心不稳,军队的战斗力将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引发内乱。
    从政治角度来说,他的行为会被天下人唾弃。即使成功登上皇位,也难以服众。
    更不要说再去触动世家的根本利益了,那相当于自绝于天下。
    有坚定信念的队伍,能爆发出怎样的战斗力?
    这一点,在这个时代,没有谁比李承乾更为清楚。
    那是能够燃烧整个时代的火焰。
    “传令。”
    “调两万神武军,暗中接管长安城防。”
    “另调火炮两百门,藏于城楼之上。”
    “派人密切关注魏王府和五姓七望的动向,一旦发现异动,立刻禀报。”
    李承乾下了决定。
    即便是注定要走玄武门,也不是在这个时候。
    ——
    太极宫。
    密切关注太子动向的张阿难,很快就得到了消息。
    当张阿难匆匆踏入殿内时,正见陛下手中捏着泛黄的氏族志,书页间夹着的李承乾幼年习字的残页微微颤动。
    “陛下,太子已接令,神武军连夜加固城防,将火炮部署至长安城门。”
    张阿难躬身作揖,余光看到案几上,还有一堆弹劾太子强占大明宫、僭越礼制的奏疏。
    李世民的喉结滚动了两下,声音沙哑得像是砂纸磨过青砖:“他可还有说什么?”
    张阿难微微摇头:“太子殿下并未多言。”
    殿内突然陷入死寂,唯有铜漏滴水的声音清晰可闻。
    李世民缓缓起身,看向远处大明宫方向若隐若现的灯火,,想起十余年前抱着承乾在玄武门观星的场景,那时的稚子攥着他的手指,奶声奶气地说要做“比父皇还厉害的英雄”。
    李世民的声音突然有些哽咽:“阿难,你说”
    “朕是不是.从未真正懂过他?”
    张阿难赶忙回道:“陛下,太子的心中装着大唐,曾经太子监国,百姓都说你太子仁德。”
    李世民苦笑,笑声中带着苍凉。
    “可他为何就是不愿乖乖做个太子?非要与朕对着干!”
    “朕从来没有过废立之心。”
    “他要兵权,朕给他,他要东征,朕也应了他。”
    “兵马,粮草,朕都给他。”
    “可为何,他要防备着朕。”
    “难道朕给他的,还不够多吗。”
    张阿难不敢答应。
    其实闹到现在这样的情况,也就是陛下自己没看清楚了。
    当初,长孙皇后驾崩,太子又摔断了腿。
    朝野流言,太子腿疾,哪能担当圣人。
    恰逢是陛下偏爱魏王,多太子多有训斥,多年不至东宫,经常让魏王留宿宫城,如果不是群臣劝阻,甚至是要把武德殿赏赐给魏王。
    在那样的情况下,陛下说没有废立之心,太子能信吗,太子敢信吗。
    当然,这些话张阿难是不敢直接说的。
    要是这么说的话,岂非都成了陛下的错。
    思索一番,张阿难安慰道:“因为太子想证明自己,像陛下当年那样。”
    这个说辞,还算是不错。
    为了陛下跟太子之间的和睦,张阿难简直是操碎了心。
    李世民喃喃自语:“可朕从未想过要他像朕.”
    “朕只盼他平安,盼他能稳坐江山。”
    说到这里,李世民略微停顿,想起曾经的一些事情,转而道:“你说,朕当初,是不是做错了。”
    张阿难劝慰道:“陛下自然是没错的,只是在有些事情上,跟太子有些误会,太子没能体会到陛下的良苦用心。”
    李世民摆摆手,打断了张阿难的话。
    他自然也清楚,张阿难的这些话,多有奉承。
    当年的事情,如今仔细回想起来,是很容易让太子有所误会。
    “朕偏爱青雀,僭越赏赐,然朕对太子,从未有过任何克扣,乃至于放开府库,任由太子取用。”
    “朕请这世上名师,辅导太子,太子腿伤后,更是诏令天下,能为太子治腿者,重重赏赐。”
    “听闻天竺有灵药,便建使团,前往天竺为太子寻药。”
    “太子要庇护罗马,朕虽不想,却也没有放言阻扰太子。”
    “太子要开讲武堂,朕知晓太子要做什么,培养自己的嫡系,可朕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