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要兵权?那就开战吧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东宫。
    内率陈云超推着李承乾返回。
    想起刚才在两仪殿内的争执,李承乾微微摇头。
    李世民是皇帝,圣人,但他不是真的圣人,不可能对所有的事务都非常清晰透彻。
    大唐的科举制度,虽然在隋朝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改良创新,但实际上还是有很多漏洞。
    比如这州府举荐的惩处。
    李世民或许没想到,因为已经习惯了,但朝堂这么多臣子们,他们也没想到这里头的弊端吗。
    不,恰恰相反,知道这个弊端的人很多,但他们不说。
    不说,自然是为了自身的利益,甚至是各大世家大族的默契。
    门阀士族的出现,主要是人才选拔机制的巨大漏洞,如果打破用人制度,不再举孝廉推荐,才能动摇士族门阀的根基。
    隋朝创立科举制的目的,就是为了绕开世家门阀对朝廷的垄断,从底层士族,寒门取士。
    隋朝虽灭,但他对门阀的冲击是很大的,至少就现在的唐朝来说,门阀已经无法形成绝对优势。
    已经过了一家一姓,就可以改朝换代,废立皇帝的时代。
    但不可否认,世家门阀在唐初仍然占据很大优势。
    只是一招投行卷,就把选官的权力牢牢的控制在世家门阀的手里。
    唐朝的科举阅卷是开放式的,阅卷官可以看到每个考生的姓名。
    所谓行卷,就是科举考试之前,是把以前的作品送给权贵重臣、社会名流。
    有了名声,考官看到这个名字才会知道是谁,就能加分。
    所以谁能及第,谁该落榜,这就一目了然了。
    比如第一任状元孙伏伽,他是寒门士族吗?
    不,他可是洛阳孙氏,虽比不上五姓七望,但也是正儿八经的豪族。
    李世民不想废除行卷,糊名考吗。
    不是不想,只是办不到而已,这也是臣权跟皇权相互之间的妥协。
    亦是跟世家门阀的妥协。
    “殿下今日,真是威风。”
    陈云超忍不住开口道,语气有些激动。
    现在的他,都快成为李承乾的小迷弟了。
    两石硬弓啊,寻常陈云超都是用来练臂力,但太子却能用来杀敌。
    这就好比后世举重选手,看到有人在拿杠铃当花枪耍。
    尤其是百步开外的箭术,更是神乎其神。
    李承乾现在都可以很装逼的来一句。
    你不射箭,见我如井蛙观月。你若射箭,见我如蜉蝣见青天。
    “行了,别吹捧了,孤知晓孤有多威风。”
    “是,殿下。”
    李承乾对拿着弓的文忠吩咐道:“安排下去,精钢为箭头,吉金为箭身,造三十支上好的箭矢来,配孤这巨阙天弓。”
    文内侍恭声道:“是,殿下。”
    展现出超越常人的武艺后,旁人凭空要多出三敬畏。
    三十支箭矢对于李承乾来说也是够用了。
    这里头有一支,大概是要留给魏王的。
    好歹是亲弟弟,自然要留几分体面。
    “可惜了。”
    李承乾突然感叹了一声。
    这巨阙天弓估摸着杀太子有加成,可惜青雀不是太子啊。
    -----
    长安城,万年县,永宁坊。
    苏府。
    天色渐晚,这里依旧是灯火通明。
    宵禁的规矩,那是对普通百姓,品级稍高些的官员,就不在乎这么多了。
    “定方啊,武邑苏氏跟武功苏氏,这些年虽来往不多,但究其根源,一笔写不出两个苏字来。”
    “前燕那公,也是我所敬佩之人,如今你我二人都在朝堂,往后更是应该多多来往才是。”
    苏亶兴致勃勃的说道。
    如今他已为大理寺少卿,自身品级截然不同。
    最主要的是,他已是太子心腹。
    太子丈人,可不是心腹吗。
    如今还没有烧尾宴,那是武周时候的事了,但品级晋升,自然也要举办宴席。
    趁此机会,苏亶便把苏氏家族中的苏定方请来。
    贞观四年,苏定方随李靖北伐东突厥,于夜袭阴山一役中,率两百名骑兵先登陷阵,攻破颉利可汗牙帐,为击灭东突厥立下大功。
    以功授左武候中郎将。
    苏亶的大理寺少卿从四品上,苏定方的左武候中郎将是正四品下,还比苏亶要高一级。
    不过在实权上,反而是大理寺少卿权力更大。
    “苏少卿说得是,以后还请苏少卿多多关照。”苏定方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苏亶感觉气氛也烘托得差不多了,低声道:“不知道定方对于太子,如何看?”
    苏定方微微皱眉:“苏少卿这是何意。”
    他不是很想参与到太子这里头来。
    当然,最主要的是,对于太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