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食盐出海?!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大堂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沉默不发声了。
    夏之白站起身,平静的望向下方,嘴角掠起一抹轻蔑,继续道:“大明的盐政乱象丛生,南北不一,这种现象本就该得到彻底的治理,而且”
    “你们的盐厂?”
    “你们为盐厂投入了多少钱财?”
    “又购买了多少的器械?买了几台机器?最终不还是朝廷买单的吗?”
    “你们才是最终截胡的人,如今好意思说自己付出了多少?若是真论付出,在盐厂挥汗如雨的灶户,才是付出最多的,他们几乎整日整日的在火炉旁,他们难道不比你们辛苦?”
    “你们的回复完全是无稽之谈!”
    “此外。”
    “盐政必须正规化制度化。”
    “这是我此行来的主要目的,刚才那位盐商说的没错,官字两张口,有时候难免会碰上一些别有用心的官员,而不少商贾都会选择花钱消灾,甚至是主动行贿,大明官场的风气就是这么败坏的。”
    “这种现象必须得到斧正。”
    “因而官商之间必须得到强力的监督。”
    “食盐协会也必须建立。”
    “一来是保证食盐的产销,避免盐厂生出的食盐,没有地方销售,也避免引起其他盐厂的不满,还能借机对私盐进行围追堵截,二来协会的出现,给了盐商直接跟朝廷对接的机会,若是真有地方官吏索贿,大可直接向上禀告。”
    “朝廷自当为你们做主。”
    “这同样是为了保障你们的合法权益。”
    “诚然。”
    “大厂制跟制度化,会给你们造成很多不便,也会让你们时刻感觉自己被人盯着,但这也是难免的,你不被朝廷盯着,就会被地方的小鬼盯着,朝廷至少天高路远,不会勒索到你们头上,你们也有一定的自保能力。”
    “这是双赢!”
    “你们又何乐而不为?”
    “以前都是花钱保平安,现在是朝廷主动保你们。”
    “这可是天大的恩惠。”
    “你们不从?难道是背地另有龌龊,私下背着朝廷做为非作歹的事?因而才这么不情愿为朝廷监督?”
    夏之白的目光陡然冷了下来。
    方仁刚、王崇德面色微变,求救似的望向了张桐。
    张桐面色同样不太好,他也没想到夏之白这么伶牙俐齿,三言两语,就把这些盐商说的丢盔弃甲,甚至连张口的勇气都没有了,实在是丢人。
    他主动开口道:“夏大人,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说跟做毕竟是两回事。”
    “在下认为不能操之过急。”
    “至少也得给他们一定缓冲的时间。”
    “另外。”
    “大人说的一些观点,若是在下没有记错的话,只怕朝廷还未给出看法,大人这么武断的决定,是否有些过了?若是为朝廷知晓,恐会治大人一个专权之罪。”
    “大人慎言。”
    张桐好心的给夏之白提了一个醒。
    夏之白点点头,笑着道:“多谢提醒,只是这个提醒没有多少意义,我既然是代表着朝廷前来,自要为朝廷分忧解难,若是能在地方就将此事定好,我相信朝廷那边也会同意的。”
    “与此同时。”
    “为此我还特意向太子殿下说了一件事。”
    “便是广开商路!”
    “广开商路?”张桐眉头一跳,心中陡然浮现一抹不详的预感,他脸上挤出一抹干笑,道:“敢问大人,这广开商路,又是开的什么商路?”
    “自然是沿海地区的商路。”
    “如果盐政改革完成,以大明的整合之力。”
    “地方的制盐能力将会得到大幅提升,而蒸汽机运行本身是有成本的。”
    “而作为铁制的机器,往往是不能轻易停机的。”
    “因而制造出的食盐,终是需要出路的。”
    “我听闻倭国有几百万人口,还有吕宋,还有更远处,这些地区都是大明的食盐,可以倾销的地方,到时这些食盐就可以通过海路运送到其他地区,换回粮食、金银珠宝等物,以充实国库。”
    “天下方定,需要休养。”
    “因而过去的封闭状态也会逐步缓解,到时朝廷或会派礼部官员出海,跟其他南方海域地区建立外交关系,到时再根据这些地区的人口数量,做到足额的食盐供应,让他们的食盐供应只能依靠大明!”
    “继而在食盐上控制南方诸国。”
    闻言。
    张桐脸色大变。
    他只觉后背一阵发凉。
    看向夏之白的双眸更是充满了恐惧。
    夏之白这番话太过吓人了,若是真按夏之白这么做,那附近无论是朝鲜,还是倭国、吕宋,都会被强制纳入到大明的食盐供应链中,那时岂不是食盐贩售将会变得无利可图?
    这是万万不能的。
    张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