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意欲交付何等天下给后人!(求订阅)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夏之白,你放肆,国家大政,岂是你这乳臭未干的小儿能议论的?”
    “别说你还没有真的为官,就算真的入朝为官了,这般国家大政,也不是伱有资格去妄议的。”
    “你真以为自己就是对的?其他人的就都是错的?”
    “国家大政事关天下苍生,事关我大明数千万人生计,岂是你能草草胡来的?”
    “荒唐,何等的荒唐。”
    “陛下,臣请治罪这般无法无天的狂妄之徒。”
    “臣附议。”
    “.”
    奉天殿外,响起了一阵怒斥声,不仅有李善长的,有赵瑁的,还有一众大臣的,更夹杂着一些士人的。
    所有人都在呵斥夏之白。
    不少官员看向夏之白的目光充满了不善还有惊恐,夏之白今日这番言论彻底吓住了他们。
    若是真如夏之白这般,朝廷必定大动,朝堂大动之下,权力势必会重新划分,而这是当朝所有大臣都不想见到的,也不想去面对的。
    他们辛辛苦苦几十年、十几年才坐到这个位置,岂能就这么拱手将手中权力交出?
    而且天下形势变化,变化太大太多,谁又敢保证,自己一定能从中获利,而不会被出局?
    没有人喜欢变数。
    李善长一脸阴翳的看着夏之白,眼中满是轻蔑之色,起初,他还真把夏之白当成了威胁,只是这一番话语下来,他已发现。
    这就是个嫩头青。
    根本就不懂政治,更不懂朝政。
    而且野心太大。
    又没有足够大的能力跟权力,注定会沦为笑话。
    至于他说的这些,更是无稽之谈。
    自秦建立以来,何来工农商参与国政一说?
    这是倒行逆施,自取灭亡。
    大明又岂会这么去做?
    李善长冷笑一声,目光微不可查的看了眼朱元璋,却是有些惊疑,朱元璋把这人提起来目的何在?
    真的意欲改制?
    但这是不可能的,一群大字不识D的人,谈何去治理天下?他们根本就没有这个能力。
    郭翀跟吴公达只觉头皮发麻。
    这夏之白当真狂妄自大,竟敢否定圣贤,还妄图谋改天下政治格局,这岂是臣子能做的?
    这是找死。
    场中怒骂声不断。
    更有人直接骂其为元人奸细,心怀不轨,意欲搅乱大明国政。
    其心可诛。
    听着各种叱骂和指责,夏之白心如止水。
    他也知道自己这番话,无异于平地起惊雷,对百官的震撼程度可想而知,也一定会遭到百官的极力反对。
    他这次也只是想告诉其他人,治理天下并不是只有一条路,更不是只能走一条道。
    更当与时俱进。
    他朝四周拱了拱手,道:“草民也知,自己的说法有些大胆。”
    “只是草民并不觉得有问题,而且草民对于陛下跟诸位大臣,其实一直有一个问题,敢问诸位意欲将何等天下交付后人手中?”
    “天下在最近一百年间,频繁更替,新生事物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冒出,各种积弊沉疴,也不断浮现。”
    “天下该何去何从?!”
    “这应当是大明的君臣都该思考的一个问题。”
    “陛下是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为志。”
    “当时元人野蛮残暴,不通教化,对天下多加施虐,更是将汉人设为低等的四等人,人人都能羞辱。”
    “在大明立国之后,陛下更是一直试着恢复中华制度,想将蒙古人遗留下的余毒清理干净,而这必然又回到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走老路,还是拓新路。”
    “老路弊端,显而易见,新路利害,闻所未闻。”
    “前路更是渺茫。”
    “是故,陛下一直试图从历史中寻找经验跟教训,摸索着前进。”
    “只是在一番折腾之后,大明君臣都不约而同选择了走法上古的老路。”
    “草民对此认可但不认同。”
    “因为大明无法回避的一点,便是大明是建立在元朝的基础上,一味清除元朝的痕迹,其实得不偿失。”
    “草民以为应该去其糟粕,留其精华,继而融入中华原本制度,从而谋求到一条适合当代的道路。”
    “正如之前对商人的评价一般,天下对商贾的判断跟认知已有了不小的变化,而陛下从一介匹夫走到如今的地位,也让天下对底层的农夫,有了耳目一新的认识。”
    “所以我才敢这般口出狂言。”
    “高呼世道变了。”
    “独属于士人的时代结束了。”
    “天下至此将进入到士农工商的时代。”
    “士人地位超然,一家独大的时代,也该慢慢终结,随着技术和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诸位眼中轻视的工农商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正在不断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