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李元吉与李二的心有灵犀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你能在我身边辅佐于我。”
    王玄策闻言,也是笑了。
    “大王,那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等吕州府与宋州府发展起来,臣就上书给大王,返回海康。”
    “好,就这样说定了!”
    李元吉重重的点头,很是高兴,原本他还准备了不少要交代给新来的两府府长,如今王玄策到来,让他是彻底的放心下来。
    随即李元吉开始说着吕州府与宋州府最为重要的事情。
    “玄策,吕州府与宋州府,规划的核心是成为我封地内的粮仓,以及棉花种植基地。
    所以吕州府与宋州府的发展,相对比越州府而言,有不同,你只要抓住这两个重心就可以了,其他的并没有什么不同。
    在这里,需要什么你就上书给我,能支持的,绝对支持,即便有困难,我也会想办法给到你支持。
    你自己要记住,在这里种植好棉花、杂交水稻,以及玉米,这三个,是重中之重,尤其是棉花,其他各地,都不是适合种植,唯有这里最为合适。
    棉花的价值,极大,其作用不比粮食小,虽然在岭南有些看不出作用,但在其他地方,到了寒冬之际,棉花做出来的棉纺织品,有着极大的作用。
    除了这些,方方面面对于棉花的运用都有,包括工业上的,还有军用,甚至是医用,都能够用上。
    如今因为棉花的产量,许多方面无法进行运用,只要棉花的产量提升上来,你就能够看见棉花带来的不同了。
    所以耕地的耕种,你要做好规划,在这里水稻可以收割三季,三者之间的种植面积,你心中要有一个数,然后落实下去。
    具体的你就自己看着办了,不用事事请示,就如同你在越州府一般,我给你全部放权,吕州府与宋州府,由你一人抉择。”
    棉花,是李元吉心心念念的,但偏偏就是天气气候的原因,导致他这里只有这两府才是最好种植棉花的地方。
    本来西域那边也是非常好,奈何他在西域都还没有站稳脚跟,棉花根本没法种植,只能在这里种。
    至于种植粮食的地方,其实到是有不少,包括那西州府等四府,也就是原本的真腊,也就是泰国那片地域,种植水稻也是很合适的,那也是一片极为不错的耕种地。
    但棉花呢,除了这里就没有别的地方可以选择了,因为可以种植的地方,都不是他的地盘,这就很尴尬。
    像南州府、广州府这些地方,他刚来的第一年就已经试验过了,种植是能种植,就是收成,有些惨不忍睹,哪怕就是南州府,哪怕光照都有些足,但雨水,同样也是足。
    王玄策静静的听着,将李元吉所说的尽皆记在心中。
    “大王,臣知晓了,这里的发展,不管如何发展,以农耕为重,以开荒为重,以种植棉花、水稻、玉米为重。
    臣过后会整理出发展的方案出来,到时交由大王查阅。”
    李元吉笑着点头,最终却是拒绝了。
    “不用了,不用给我看,你自己决定就好,这点我相信你。
    我在这里耽搁的时间有些久了,本来预定的是半年就回去,如今时间差不多到了,接下来还要去东州府,看来短时间是回不去了。
    时间紧,明日我就要启程了,多的也不再说,我已经让人准备了酒宴,待会好好吃喝一番。”
    李元吉也是无奈,他本来是准备在这里待上半月左右,就会启程前往东州府,没有想到却是在这里待了这么久。
    如今来了这里,东州府他是必须要去的了,看看杨铖将东州府管理得如何,同时再看看百济与新罗那里,他有没有机会出现。
    好不容易出来一趟,在李元吉看来,正好将百济、新罗的事情一起解决了。
    李二安排人进入百济与新罗的事情,他已经是知道了,他可不希望向北的发展被李二给打断,这次他亲自出手,他就不信了,连一个百济、新罗都拿捏不了。
    李元吉想得很好,但却丝毫不知道,李二已经先他一步,开始亲自对百济、新罗的事情开始布置了。
    以百济与新罗为媒介,他们展开新一轮的博弈,李元吉与李二,都是心有灵犀一般。
    而李元吉除了这个,东州府的那个银矿究竟怎么样了,他可是关心得很,更不用说在东州府还有金矿与铜矿。
    这可都是矿啊,谁也不嫌多,李元吉甚至巴不得多来点。
    包括煤矿同样也是,如今在岭南的煤矿并不多,全靠越州府那里撑着,新的矿还没有探查出来,李元吉必须得尽快寻找到新的。
    之前还能悄悄在大唐低价买煤炭,后面那帮人发现了煤矿在岭南的用途,一个个的都开始加价了,原本无人问津的石炭山,在大唐境内一下子变得炙手可热起来。
    这件事搞得李元吉很愁,如今他建立的那些工厂,都需要用到煤炭,这让他哪怕是面对那些人的加价,他也只得购买一部分。
    王玄策听着李元吉说要走的话语,微微一愣,随即反应过来,也没有留李元吉的想法了。
    “大王,您确实该早些回去了,你离开一些时间还行,若是久了,确实不太好,如今王府可是已经堆积不少事情。
    臣在来的时候,岑相还在跟臣说,若是大王你还没有走,让臣一定要劝大王早些回去呢。
    那臣就不留大王了,明日臣携一众文武,为大王送行,预祝大王一路顺风。”
    李元吉听后顿时就笑了。
    “你啊你,还真不打算留我在这里多待几日啊。
    景仁说的话,你如今带到了,我也听见了,不过我还是要先去一趟东州府,过后再回去。
    这事我会给他说的,也就多用几个月时间,没有什么大碍。”
    到了晚些时候,酒宴开始举行,一众人开始吃喝,李元吉与王玄策又是聊了许久,直到夜幕到来,酒宴才散去。
    二日清晨,李元吉与王玄策走在前方,向着码头前行,身后跟着一众文武官员。
    这是李元吉准备启程了,所有人都放下手中的活,前来相送。
    “玄策,这里我可就交给你了,遇到什么困难无法解决的,记得第一时间传信给我。
    还有两府的军事,你暂时先一起兼顾着,过后这里会设立一处海军基地。
    吕州府与宋州府的地理位置特殊,若是有来敌,几乎都是来自海上,所以这里的防卫,将会以海军为主。
    两府的府军,你一起带着,军政都交给你,我也放心。
    还有你家那个小子,如今也不小了,学院的事情想必你也知道了,等我回去后,就将他放到国学里面去。
    孩子就要得从小培养,将来长大了,也能更有出息。”
    王玄策在一旁满脸笑意的听着。
    “大王放心,臣一定做好,两府的发展,臣有这个信心。
    至于家中犬子,臣可没有那么大的奢望,只要学有所成,不捣乱,臣就觉着可以了。”
    “哈哈,你这么想可不对,放心,我亲自给你看着,等你回来,到时候交给你。”
    聊着聊着,很快来到码头,李元吉登上船,便是开始前往东州府。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