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十部确定,对外战事结束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大唐如今各部的职能都没有李元吉这份写的详细,他还能说什么。
    这也是他敬佩李元吉的地方,看了之后觉得不难,但在没看之前,谁能想得这么细腻?
    从隋朝到现在,都是这样,也没有人认真的去研究去研究这些,但其中许多弊端,直接被李元吉点了出来,岑文本除了佩服就还是佩服。
    李元吉听后,也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这些部门的划分,都是他参考了后世的职能划分而来的,改变了一些,但也有许多没有改变,有的适合后世,未必适合当前,他就没有进行改变,只是进行了优化。
    李元吉也是露出了笑意:“既然没有什么问题,那就按这个开始实行吧,教育部的事情,过后我问问孔颖达,不过你要做好准备,按照这些实行,等达和与冯智到后,直接宣读吧。
    至于各部的负责人,你选出一个名单出来,无法担任尚书之位的,那就担任侍郎,亦或者员外郎,代管各部,等到有了能力,亦或者有合适的人后,再补足尚书的空缺。”
    岑文本只能应了下来,对于这个教育部,岑文本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总觉得有些怪异,原本的九部,变成了如今的十部,唯独教育部特殊,两字部,其余都是一字部。
    “大王放心,臣下去后就开始准备,至于人员的拟定,臣尽快做出呈给大王。”
    李元吉点头,与岑文本又商议了一会,岑文本就下去了,李元吉一个人也是直接兴奋了起来,这些成果,都是他一个人弄出来的啊,他弄的这些,严格意义来讲,已经涉及到变法了。
    只是如今他这里盘子小,改变起来很容易,换成大唐那种体量,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体系,想要跟着他改变都无法改变,就一个拆分户部,直接通不过。
    因为户部的人,绝不会同意,而且其他各部都会阻止,现在拆分户部,以后拆分他们所在的部该怎么办?
    被拆分,意味着权力变弱,虽然多出了几个部,多出了一些职位,但对于未知的事情,在安稳时期,所有人都是保守的,即便是历朝历代变法,支持变法的人又有多少?
    如今就是因为他这里的各种事务有些乱了,人又少,实行起来容易,等他的基本盘大起来,想要改变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李元吉也不再去想,随即让人将孔颖达叫来,孔颖达自从来到这里,就一直负责书院的事情,如今李元吉也是要准备开始重用了。
    “参见齐王。”
    孔颖达到来,对于李元吉,孔颖达自从来到岭南,认知就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岭南这里的一切,让他觉得有些陌生了,这个陌生,是因为他在这里见到了太多大唐之内都没有的。
    而且这些还全都是李元吉弄出来,孔颖达心中很是敬佩,尤其是岭南的发展,更是超乎他的预料,在他眼中,估计所有人都没有能够想到,大唐的齐王,竟然如此全能吧。
    主要是有着之前李元吉的衬托,导致现在的李元吉做出这些,让人不得不惊叹,孔颖达也是其中之一,原本对于李渊安排他到岭南,他是有想法,随着这么些时间了解下来,他对这里忽然产生了向往。
    在这么一片新的地方,他都对岭南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李元吉看着孔颖达,并没有去想那么多,对于孔颖达,他是尊重的,准确来说对于这些一心只搞学问的人,他都是尊重的,前提得是他的人。
    “冲远,你来看看这个。”
    冲远,孔颖达的字。
    李元吉将教育部的事情递给孔颖达,孔颖达见后,越看越是兴奋,直到看完,目光火热的看向李元吉。
    “大王,这是大王做出来的吗?”
    看着李元吉点头,孔颖达更是无比的敬佩。
    “大王大才,这个教育部,臣非常认同,臣建议,当尽快实行,尤其是大王新下封地,这些事情必须要尽快开始着手,越早越好,不可耽搁。”
    李元吉充满了笑意,见孔颖达同意,直接就定了下来。
    “哈哈,既然冲远同意,那就这样定下,这个教育部,我可就交给冲远了,如今教育的职能,你也知道了,尽管放手去做,我全力支持!”
    事情定下来,李元吉也是彻底放下心来,起码今后这里的事务,不会再这么乱了。
    又是十多日时间过去,岑文本匆匆找来。
    “大王,正平传来书信,苏我氏及其同党尽数被诛,摩理势得掌大权,另外摩理势再次运送三十万两白银到来,据说这是摩理势搜集了倭国,以及从百济弄来的白银。”
    李元吉听到这个消息,神情一震。
    “正平那里已经成功了吗?”
    李元吉无心关心那所谓的三十万两白银,他关心的是倭国,占据了倭国,他还缺那三十万两白银?
    岑文本兴奋的点头,韦挺那里成功,代表着他们在倭国的计划,可以进入到下一个阶段了。
    李元吉看完韦挺传来的书信,也是忍不住激动起来。
    “好,既然这样,传信远林,让他停止对倭国的军械交易,其他交易也要减少,重心将精力放在新罗、百济上,同时对高句丽开展贸易。”
    岑文本点头应下,随即再次开口。
    “大王,还有两件事,达和与冯智他们再过十日便能到,叔方他们再过一月不到,就能抵达。
    另外虞明和传来加急书信,已经结束战事,云州之地全面掌控,韦云起的消息也有了。”
    李元吉听后迫不及待的拿过信件看了起来,越看越是激动。
    “哈哈!好!景仁,虞明和传来了好消息,韦云起上书辞去了原本职务,麾下八千军,也有三千余人愿意留下,其余尽数返回。
    韦云起愿意来这里了,这可是一个难得的好消息啊。”
    对于韦云起,李元吉是真的眼馋了许久,带兵打仗一流,治理一方同样是一流水准,这是一个跟刘仁轨一般,同样非常出色的大才。
    岑文本听后也满是笑意:“恭喜大王,再增一大才。”
    李元吉乐了一会,随即平复下来,如今他这里大才少,多了一个人,就会让他高兴不已,也是无奈。
    岑文本这时也是接着开口:“大王,如今云州已攻下,大军可以和韦云起一同返回,但是大王,云州该留下谁驻守为好?
    那里撩人恐怕不是轻易能够收服的,而且按照原本的计划,骠国北部,过后我们也要占据,打通去往天竺的陆地道路。
    留在云州的人,不仅要能够治理地方,还要能够处理好与骠国,以及梳理通道的事务才行。”
    李元吉沉思一会:“传信过去,让杨树留下驻守,将这些事情传达给杨树,另外再让李响回柳州府,注意防范大唐出兵。”
    杨树本就是撩人,对于当地土著的心理,无疑更加了解,加上熟知这里的发展模式,人也稳重,经过历练,李元吉想来是没有多大问题。
    主要也是他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了,杨树在那些人里面,已经是最优选了。
    再次重申吧,隋朝以及唐朝武德年间,户部的名字其实是民部,之所以后面是户部,是因为民部的‘民’,避讳李世民的名字,从而改的户部。
    因为户部被大众所知的原因,书中就直接用的户部,而不是民部。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