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大英代理人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无力吃下会德丰。
    于是再度借花献佛,将收购会德丰的机遇转手让给了包钰刚,也算是还了和记黄埔这个人情。
    所以从商业上来说,不管是九龙仓还是会德丰,包钰刚都是「被迫」接盘,没有主动对大英资本下手。
    原因就在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算是英资在华的第二位代理人。
    这种所谓的大英代理人是李长河自己定义的,他前世在查资料的时候看了一部分港岛的资料,觉得有三位华人能作为港岛华人富豪的代表。
    这三个人的幕后,其实都跟大英资本密切相关,这些华人富豪的幕后,都有大英的推手。
    第一代代理人,其实就是何东,何东依托怡和洋行,慢慢的得到了大英的支持,成为本世纪二十到四十年代华人在港岛成功的代表。
    第二代代理人,其实就是包钰刚,不过包钰刚的幕后,不再是洋行,而是换成了滙丰银行。
    在滙丰银行的支持下,包钰刚成为了六十到八十年代大英资本的代表,同时也站在了华人富豪的顶端。
    而第三位,其实也是滙丰银行推出的,那就是李加诚。
    李加诚的崛起,具备偶然性,与其说他是第三代,李长河更认为,他是取代了包钰刚。
    而包钰刚被取代的原因,大概率就在于从79年到84年,在国家改开和港岛问题的利益上,包钰刚做出了偏向。
     他对大陆的倾向性,让他失去了滙丰的信任,滙丰银行的大班,也就是滙丰银行的负责人沈弼,跟包钰刚是有着良好的私交的,这也是包钰刚能侵吞九龙仓的关键。
    不过李长河认为,后续包钰刚在港岛问题上的态度倾向,让他失去了滙丰银行乃至幕后大英资本的信任。
    而沈弼最后选择的承接包钰刚资源的人,就是李加诚。
    所以李加诚在八十年代中后期,能完成一连串的收购和扩张,短时间内就把自己的资产膨胀了数十倍。
    李长河来到港岛,他没有什麽脚踢李加诚拳打李昭基的想法,这些对他来说,都太小了。
    李长河真正瞄上的,是港岛内的英资企业,这些才是真正占据港岛精华的企业。
    更何况李加诚就算后世再挨骂,李长河也不觉得他怎麽样,他无非是没有明显的爱国心,以商业利益为重了而已。
    但是该捐钱他也捐钱,该投资他也投资。
    相比较之下,李长河觉得港岛的这些英资最恶心,百年前靠着大烟和奴隶贸易发家,百年后又寄生在大陆身上。
    每年摄取大量的财富,但是一毛不拔的全都转移到海外。
    相比较李加诚,李长河更想把这些家伙干掉,而且必须得在这几年。
    因为等到84年中英协谈完毕之后,这些英资得到了协议的保护,那麽想要再吃掉他们,就非常难了。
    李长河估计,现在的包钰刚,恐怕还是不愿意直接对英资动手的,所以他必须先问出来,问明白他的心思。
    如果包钰刚不愿意动手,那麽李长河就必须考虑换其他的人。
    但是话又说回来,真要是选其他人,肯定没有跟包钰刚合作那麽方便。
    因为李长河还必须顾虑一个势力,那就是滙丰银行。
    他想吞下英资企业,滙丰银行是绕不过去的一个拦路虎,而目前港岛能影响这个拦路虎的华人富豪不算多,包钰刚算是影响力最大的那个。
    看李长河一直不说话,包钰刚叹了口气。
    「你是担心我不敢下手?」
    「不止,包先生,我这麽说了吧,如果我们合作实施了我的计划,那麽对于您来说,可能会失去滙丰的支持。」
    「当然,这种是我预料的最坏的情况,但是我必须先把后果跟您说出来。」
    李长河认真的冲着包钰刚说道。
    「哦?跟你合作,连滙丰都会不支持我,看来你小子胃口确实很大。」
    「我来猜猜,你是瞄准了凯瑟克家族,还是施怀雅家族?」
    包钰刚这时候若有所思的跟李长河说道。
    凯瑟克家族,就是怡和洋行幕后的掌控家族。
    而施怀雅家族,就是太古洋行幕后的掌控家族。
    「为什麽不是嘉道理,亦或者马登家族呢?」
    李长河这时候也没承认,而是笑着反问道。
    嘉道理家族是港岛上的犹太人家族,李长河住的半岛酒店,就是嘉道理家族的产业。
    还有后世控制整个港岛百分之七十电力市场的中华电力,也是他们家族的产业。
    而马登家族,就是会德丰的幕后股东之一,但是现在已经算不上是大股东了。
    「他们啊,虽然也很厉害,但是也不至于让滙丰跟我翻脸。」
    「嘉道理家族算不上英资,他们是犹太资本,而马登他们家现在体量太小了。」
    「能够影响到滙丰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