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又没上市,自己百分之百控股,就算给李长河百分之四十,他还是绝对的大股东。
    李长河心里评估了一下,这种厂一年的利润可能就三五十万,按照利润估算法简单给估一下值,也就值一百五十万到两百万之间。
    他追加五十万投资,然后给李长河算百分之四十的股份,也算是良心。
    当然,对方厂子的地皮以后估计会值不少钱,不过李长河不在乎这个。
    「可以,不过我还有个要求,回头我可能会抽调一些工人师傅去其他工厂指导。」
    「其他工厂?能问一下,是哪里吗?」
    「你们对岸,大陆!」
    「今年美国跟神秘的东方建交了,我们被允许去那边投资建厂,这也是我来港岛的原因。」
    「那边的人工和土地,优势太大了。」
    「当然,我设想的是两个方向,像周师傅做的这种高端的旅行箱,由赵老板的工厂来做。」
    「这种我们主做高端市场,卖的就是尊贵。」
    「大陆那边,我会让他们生产普通的旅行箱,因为我们的目标是全世界,这可能需要每年几十万乃至几百万个旅行箱。」
    「只凭藉你的工厂,是很难撑起产量的。」
    李长河平静的说道。
    行李箱这东西,李长河弄出来最大的目的,其实是往大陆投资。
    今年七月一日,也就是李长河出发来港岛之前,国家刚颁布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这里面规定了外资可以用工业产权进行投资,但是这个工业产权只是授权,而不是专利。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国家并没有制定专利法,因为专利法在某种意义上,跟社会主义制度是冲突的。
    专利法的本质上就是私有,而社会主义讲究公有,所以专利法在这个时代,跟国家理念是冲突的。
    李长河并不知道,现在国家已经在研究专利法了。
    他只是要用这个东西,帮国家培养一批商业人才,熟悉一下商业定价,包括让他们了解世界专利的价值。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的专利是不被看中的,就像大名鼎鼎的VCD,明明是国人发明的,却被日本人抢注了专利。
    这里面固然有创始人自己的问题,但是跟国家的专利限定也有一定的关系。
    李长河前世查找资料的时候看到过,国内的专利有很长一段时间在一元制和二元制之间徘徊。
    所谓一元制,就是欧美那种专利法制度。
    而二元制,其实是苏联和东欧摸索出来的一直专利法制度,即分为对外通行和对内所有。
    这种模式,就是承认外国的专利法,对外国企业的专利实行国际通行制度。
    但是针对国内企业和个人专利发明实行奖励制度,专利所有权归集体或者国家,对内无偿公有使用。
    这种双轨制其实影响了很大一部分人,让很多人即便有了发明,也根本不在乎专利的申请,因为他们自己都搞不懂,自己的发明归集体还是国家。
    当年的VCD就是受到这种意识影响,然后让本子在双轨制之间找到了漏洞,拿到了专利权。
    李长河他记不住专利法是什麽时候修订的,但是他可以用赚钱的方式让国家重视起来。
    旅行箱这玩意儿,就是李长河打算拿来给国家创汇用的,让他们看看,低成本生产的产品如何在专利的加持下获得高额利润。
    这东西现在定个过百美金李长河觉得一点都不贵,像赵进财的工厂出产的高端拉杆箱,李长河打算五百美金起步。
    反正爱买不买,在专利的加持下,李长河短时间内肯定是独一份的。
    即便是后世专利失效的年代,拉杆箱也有几万块一个的高端品。
    李长河觉得自己现在的定价,已经很良心了。
    再说这东西目前面对的最主要群体,其实是高收入群体,机长,空姐,旅行的中产和富人阶层。
    而这东西的便携性,绝对比目前的皮箱要方便太多了。
    而听完李长河的话之后,赵进财思索了一下,便同意了下来。
    今天他跟工程师周师傅聊了,这个东西,用起来确实特别方便,出门带行李拉在手中十分轻便,跟那种提的箱子不同。
    不止节约体力,还节约时间。
    两个人都有很强的购买欲望,而这其实就代表了市场。
    连他们这种人都有购买欲望,想想经常出差的人群,还有那些空姐机长他们,是不是更有需求?
    而这些人都有个共同点,不差钱。
    「没问题,维克先生,以后我们可以专门负责高端旅行箱的制作。」
    赵进财心里一算,立刻答应了下来。
    不就是几个工人嘛,抽调走就走呗,他只要厂子在,完全可以随时再培养。
    (冇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