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这塔,无往而不利的方式修不好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方便!”静言快要看呆了,赶紧给他指路:
    “周边一片荒山野岭,都没人占的,可以随便丢。从我们道观开始,周围几座山头,只要目视看不见游客的,都可以随意!”
    “所以现在大家没事都飞无人机了,你们是不是就没地方练剑了?”
    静言道长一张脸瞬间黑了,无奈扭头。沈乐笑嘻嘻挥手:
    “大伙儿帮帮忙!把这些瓦片,石雕,挪个位置,给瓷塔空出地方来!我来把这瓷塔部件找出来——”
    泥俑们整齐划一,开始干活。骑马人俑指挥,把所有泥俑分成几组,安排分工;
    一批跟轿泥俑负责捡东西,捡起来,放到抬妆泥俑抬着的担子上,一件一件铺开;
    抬妆泥俑扛着所有的碎片,排队从沈乐面前过一遍,让他亲眼鉴定,确定没有把瓷塔碎片捡走,倒去隔壁山沟;
    抬拔步床的泥俑、抬花轿的泥俑安静地站在旁边,随时候命。在静言道长看来,拔步床大概是备着沈乐进去休息的,花轿就不知道在干什么了:
    难道沈乐会坐进去,然后让轿夫们抬着他前行吗?
    这个花轿,光拆开就要半小时吧!
    沈乐却已经没空给道长答疑。他跑来跑去,一会儿去鉴定抬妆泥俑们抬着的碎片,一会儿去瓷塔屋顶边上,拍照,记录,写写画画。
    时不时地还退开几步,左看右看,又或者闭上眼睛,仿佛在感应四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章这塔,无往而不利的方式修不好了?(第2/2页)
    好半天,等到瓷塔周围,清出一个五米见方的圆圈,他开始在圈子里来来回回,不停踱步。
    踱了一会儿,从抬妆泥俑手里抽了一根竹竿,开始来来回回,不停地打方格子:
    “你这是在干什么?”
    静言道长好奇地凑过去看。沈乐耸耸肩,动弹动弹脖子,向周围甩动了一圈胳膊:
    “准备考古。”
    “考古?”
    “是啊。我能感觉到,这瓷塔的一部分,埋在这下面——”沈乐转了一圈,把握满满:
    “有几块大的,我能感受到它们在哪儿,在多深的地方。比较小的,我就不太确定,只能隐隐感觉在这下面。想要一片不少,不破损地把他们挖出来……”
    要挖出来,要妥善地挖出来,要不缺少、不伤损地挖出来,沈乐果断复刻了当初他看过的考古方法。
    画格子,把待考察区域画成一个一个探方,责任到人,然后,几个学生负责一个探方,几个学生负责一个探方……
    “好了,你们开始挖吧!”
    “不需要给小刷子?”
    静言好奇。泥俑们已经哗啦啦地走向沈乐,一个一个变小,跳起,消失不见;过了一会儿,再挨个跳回来,变大,蹲去自己负责的那块区域,蹲地,开挖!
    一个一个,手里不知何时,已经多了工兵铲,洛阳铲,考古专用的平头小铲子,竹签,簸箕,木盘,开始吭哧吭哧往下挖。
    沈乐只需要在探方里来回走动,时不时地下点指示:
    “还没到,再挖快点。”
    “挖快点。”
    “换平头铲!”
    “放慢速度!放慢!再放慢!”
    “停!换竹签!”
    这样喊了两圈,静言也看了出来。刚开始确实是不需要给小刷子的,距离目标还远,一上手就开始刷刷刷,效率会非常低下;
    等感觉差不多了,再换竹签,换刷子,可以最大幅度地保护好待出土的文物。唯一问题就是:
    “你怎么判断——啊,你有精神力,可以感知到,问题是,普通教授,是怎么判断下面快到了的?”
    “首先,但凡是个考古教授,他就不普通,他肯定经验非常丰富。”沈乐无奈地叹了口气:
    “考古没有前缀,不会出现普通外科、普通翠鸟之类的玩意儿。其次,带的学生,特别是第一次上手的学生么……老师紧迫盯人,到关键环节,自己上……”
    就,在和田干活的时候,在李星堂陪老师们指点方位的时候,听到他们无数各种各样的八卦和吐槽……
    到了关键位置,那些可能很脆弱的文物,是真的不敢让某些学生上啊!
    万一咔吧一声折了,碎了,是会心痛一辈子的!
    不过,泥俑们干活,比某些毛手毛脚的学生,质量是要好很多。不单心细,不会烦躁,而且,它们还会一个绝技!
    会变小!
    静言就眼睁睁地看着,几个泥俑身形一抖,直接从一人高缩到半人高,半人高缩到一尺高,刷刷刷刷,速度快到飞起。
    不得不说,缩小还是很有用的。缩到一尺高,它们甚至可以不用竹签,直接徒手刨!
    十指翻飞,比什么竹签,比什么刷子都好用多了,还灵活!
    唯一的问题是——
    “哎哎哎哎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