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8章 东方战区访问团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118章东方战区访问团(第1/2页)
    高建国强行压下几乎要冲破胸膛的激动,声音因极力克制而显得更加低沉,甚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杜司令员,听到这个消息……我代表东方战区全体官兵和幸存民众,向你们,向顾承渊司令员,以及所有为重建秩序而奋斗的同志们,表示由衷的敬佩和感谢!”
    他的话语重心长,带着一种找到组织的深切感慨:“这意味着,我们周邦的脊梁没有断!主力尚存,希望就在!”
    但紧接着,现实的严峻迫使他必须立刻坦诚困境,这是寻求合作必须付出的诚意:
    “杜司令员,实不相瞒,我们目前的处境……极为艰难。困守舟山,地利有限,最大的命脉问题,一是燃油,二是各类生产原材料。”
    说到这里,他身后负责后勤的副战区司令员王志明中将适时补充,语气沉重:
    “我们的舰队、战机,需要燃油才能维系战备;岛上的发电、有限的工业维持,也离不开燃油和原料。尤其是燃油库存……已经亮起红灯,濒临枯竭。许多装备的维护保养,也因材料短缺而难以为继。长此以往,纵有坚船利炮,亦成无用之功。”
    屏幕这头,杜玉明和赵杰两人一边听一边记录,心中一阵了然。
    东方战区的困境,与他们会前推演的情况高度吻合,这既是对方的软肋,也是己方手中最重要的战略筹码。
    “高司令员,各位首长面临的困难,我们感同身受。”杜玉明语气诚恳,带着共克时艰的姿态:
    “末世之下,资源匮乏是共同的敌人。我中州战区在顾司令员领导下,在资源勘探、高效利用和……开拓非常规渠道方面,略有心得。”
    作为一个小小的军分区司令,杜玉明自然是没有任何权力对东方战区进行许诺的,但能说出“非常规渠道”这几个字,已经足够引人遐想。
    果然,听到这句话,高建国等人的目光瞬间变得更加锐利,紧紧聚焦在杜玉明身上。
    资源!尤其是燃油!这是能让他们重新“活”过来的血液!
    “杜司令员,你的意思是……”高建国身体微微前倾,将这个问题的分量,清晰地传递了过去。
    杜玉明知道,抛出诱饵的时刻到了。他微微一笑,将话题引向更具战略高度的合作层面:
    “高司令员,我认为,我们双方优势互补,合作前景广阔。东方战区拥有宝贵的海空力量、丰富的沿海情报和作战经验;我们中州战区则拥有相对稳固的大陆基地、一定的物资储备和……应对新型威胁的技术与实战经验。”
    他巧妙地构建了一个共赢的框架:
    “或许,我们可以从最紧迫的情报共享、技术交流开始,逐步深化互信。”
    “例如,关于金陵城内的具体情况,我们双方掌握的信息或许能拼凑出更完整的图景。又比如,贵方急需的某些特定物资,我们或许可以探讨一下……以互利互惠为基础进行交换的可能性。”
    “这其中,特别是丧尸、异兽脑核方面的交易,如果贵方库存保有的话,都会是非常合适的互惠资源.....”
    “但这也只是我的个人见解,具体如何合作,恐怕贵方还需同我战区高层进行全面协商才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118章东方战区访问团(第2/2页)
    “此前南方战区、西方战区两大战区,都是以核心领导亲抵夜市的方式,与我方达成合作的,不知道贵方?”
    杜玉明的话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激起的涟漪瞬间在东方战区几位核心领导心中扩散开来。
    亲抵夜市?!
    如此重大的战略合作,涉及两个大战区未来的命运走向,确实不是一次视频通话、或者前线指挥官之间的沟通所能决定。
    必须由最高决策层面对面,才能敲定细节,建立最基本的信任。
    所以,高建国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与周伟、李启瑞等人快速交换了一个决断的眼神,随即对着屏幕沉声道:
    “杜司令员所言极是!此等关乎两大战区乃至周邦未来的大事,理应最高层级当面商谈!”
    他雷厉风行,当即拍板:“我方将立即派出代表团,由王志明同志和周伟同志亲自带队,前往夜市,与顾承渊司令员及贵部领导详谈合作事宜!”
    “好!高司令员快人快语!我方在金陵会立即安排乘机与军机护航,确保周主任、王司令员一行的绝对安全!同时立刻上报战区总部,做好接待准备。”
    ....
    很快,随着东方战区访问团队的事宜陆续被敲定,视频通话也在高效务实的氛围中结束。
    信号切断的瞬间,无论是舟山还是固城湖,双方指挥中心都立刻如同精密的仪器般高速运转起来。
    ......
    ........
    傍晚,夕阳的余晖愈发浓郁,将固城湖机场染上一层暖金色的光辉。
    跑道尽头,警戒灯已然亮起,在渐深的暮色中如同指引的星辰。
    塔台内,通讯频道忽然传来了清晰的声音:
    “固城湖塔台,这里是东方战区‘启明’01,Y-9运输机,请求降落。航线高度3000,预计五分钟后进入着陆程序。”
    “‘启明’01,固城湖塔台收到。跑道已清空,风向270,风速2米/秒,准予降落。欢迎到来。”
    “‘启明’02、03(G10A护航机)收到,执行护航降落程序。”
    ...
    片刻之后,天际线上传来了由远及近的引擎轰鸣。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个敏捷的黑点,它们迅速放大,呈现出G10A“猛龙”战斗机熟悉的轮廓。
    紧接着,一个体型更为庞大、速度相对缓慢的身影出现在天际。
    Y-9运输机沉稳地调整着姿态,机翼下的四台发动机发出持续而有力的嗡鸣,在夕阳下反射着暗哑的光泽。
    它不像战斗机那样充满攻击性,却自带一种历经风雨的厚重与可靠。
    在塔台的引导和空中G10A的目视护送下,Y-9对准跑道,机头微微下沉,起落架稳稳伸出。
    哧——
    主轮触地,与粗糙的跑道表面摩擦出一阵短暂的青烟和声响,庞大的机体微微一震,随即在跑道上平稳地减速滑行,最终在引导车的指引下,缓缓滑向指定的贵宾停机坪。
    引擎的轰鸣声逐渐减弱,直至停息,舱门缓缓开启,舷梯车迅速对接。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