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的眼睛,没有移开手,遮住双眼,一片漆黑。正如两个孩子说的,荀今晚不会回来。好像家里人都已经习惯了,这个工作狂忙到夜不归宿。可是,她却记得前年荀因为劳累过度病倒的事。
那个时候,荀毫无预兆地在起床时晕倒,脸色青白,吓得她六神无主。即使华佗来看过了,说他是因为积劳成疾才病倒的,只要休息几天便可。可是,天知道,守着他醒来的那几天,她有多担心,所以她强压着他在家休息了两个多月。不为别的,只是担心……她怕有一天,他这么毫无预兆地倒下之后,再也无法醒来。尚书令,职权大,名声好听,在她眼里什么也不是。哪怕他多忙碌一天,就多造福百姓一点,令他们安乐幸福一天,但这么多的人在她眼里却都抵不过荀一人来得重要。自私也罢,狭隘也罢,她并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夫君过劳死,或是像荀谌那样,把一辈子的健康提前预支,病痛缠身。
和荀说注意身体的事,他一定不会放在心上的吧。不然,他怎么会有一事做,就忘乎所以地投入工作中呢?在大军出征前,或许,因为留在许昌的人很多,能帮他做事的人也多,他才稍稍放松自己,每日按时下班。而当曹操带走了一众文臣武将,他又自觉地把一切重担背负在自己身上。这算什么?前一阵子说过,准备找人接替他的话,还算不算数?他或许一忙起来,又忘了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她一点也不希望这八个字应在荀身上,那该是诸葛亮,不是荀。
放下手,唐贺眯着眼,困倦地望着烧到尽头的蜡烛。
蜡烛烧尽,火光轻轻一跳,爆出一朵火花后,啪的一声,屋内瞬间归于黑暗。
三日后一大早,荀疲倦地回到家中,倒头就睡。
唐贺没有像往常那样为他张罗,只是站在床沿呆呆地看了他一会儿,转身离开。
荀一觉睡到日落,这才拖着沉重的身体起床,沐浴更衣,吃晚饭。期间,荀一直没有觉察到异样,吃过饭后,习惯地到书房,问过几个孩子的功课,再度回到卧房。
四下看了看,荀没有看到妻子,不由怔了怔。也许,她在阿黎那边吧。
坐到桌边,他拿起笔,继续写策论。所写的的内容不是经学,也不是诗词歌赋,而是治国之道与行兵打仗之计。这书完成的话,可以当作日后荀家子弟的教材。
时间不知不觉地流逝,等荀觉得疲倦,停下笔时,才发现唐贺还没有回来。看了下时辰,荀皱起眉,不论是荀黎还是荀俣,都不会到这么迟还没睡。
又等了一盏茶的功夫,还是没有看到唐贺回来。荀终于坐不住了,起身出门,去寻人。
只是整个荀家转了一圈,他都没有找到唐贺。
站在走廊上,抬头看了眼阴沉沉的天空,寒风吹过,荀打了个冷战,猛然发觉自己从醒来起就没见过妻子,心头一跳,蓦地生出几分慌乱。唐贺不在家,那她去了哪里?
———————————————————————————————————————
“公瑾,我们有胜算吗?”鲁肃陪着周瑜坐船,去看曹军的营寨。
周瑜一直觉得曹军水寨分布不像蔡瑁的手笔。可是,派出细作,也没查清楚,到底是谁在指挥。回来的人报告说,水军都督是蔡瑁、张允,总指挥是于禁。周瑜一点也不相信于禁能指挥水军,那个人打陆战,是个好手,但陆战与水战完全不同,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练就的。再要细探时,就得到了曹军军中士兵因水土不服爆发了大规模的疫病的消息,曹军暂时停止了练兵。
“都督,曹军已然停止操练,没什么好看的。蔡瑁那厮排的营寨,不过尔尔。”甘宁搓了搓手,“江上风大,还是回去喝两杯暖暖身……”
“兴霸,这不是蔡瑁排下的营寨。”周瑜纤长的手指,按在船头,极目远眺。曹军水寨中,并非半点动静也无。
甘宁不解地看了眼周瑜,抬手搭了个凉棚,望着对面的水军营寨,看了半天,看不出所以然来。他转头目视鲁肃,询问他的意见。
鲁肃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周瑜瞥了眼船头被风吹得呼呼直响的旗帜,眼角上挑,露出一抹笑意。这么一大片水寨,烧起来一定很壮观吧。
鲁肃在他边上,一直关注着他,见他露出笑容,知道他有了对策,低声问道:“公瑾,可是有了破曹之策?”
甘宁耳尖听到了,也凑过去,一双虎目眨也不眨地盯着周瑜:“都督,让我当前锋吧。老子忍着气,听那群书生说降曹,憋了好几天了,难受得要死!”好在说话时,甘宁虽然激动,但也知道作战方案属于机密,要说出来也得等到军议之时,而不是现在,是以压低了声音。
周瑜闻言,微微挑眉,一言不发地打量着近在咫尺的甘宁。
甘宁脸皮挺厚,任他看了很久,脸色都没变,没有半点不自在的感觉。
倒是鲁肃看不下去,伸出手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