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沐猴而冠,道尊显化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嘭!
    大气呼啸,一道金光从天而降,砸出一个大坑,碎石飞溅。
    马匹惊叫,瞬间抬起前蹄,唐三藏险些摔下马背,脸色发白。
    “切。”
    悟空折返,双手抱胸,看着惊慌失措的玄奘,嗤笑一声,表情不屑。
    这取经人,迂腐,固执,胆小,越看越不中用。
    “大圣,你回来了!”
    唐三藏稳住马匹,又惊又喜,下意识的摸了摸袖袍,在那里,有菩萨赐予的金箍,配合紧箍咒,就可以控制住眼前这桀骜不驯的猴子。
    但紧箍圈唯有戴上后方能生效,眼前这猴子如此狂傲,不听话,该如何诓骗他戴上?
    心思转动片刻,暂时找不到方法,唐三藏只得叹了口气。
    这时,观音菩萨在云端显化,她手持玉净瓶,脑后悬着功德金轮,佛光普照,金莲洒落,落英缤纷。
    “玄奘,此去西天路途遥远,危机重重,望你秉承佛心,坚定意志,砥砺前行……途中若遇危险,多听取大圣的意见,莫要自作主张,将自身陷于危险境地!”
    “菩萨教诲,弟子自当谨记于心!”
    唐三藏诚惶诚恐的叩首行礼。
    虽然之前受到了一番挫折和惊吓,可他心里却松了口气。
    刚出大唐疆域,菩萨就再次出面,孙大圣也去而复返,由此可见,佛门高层对这次西天取经非常关注,对他本人也很重视,这让他多了几分信心。
    有这么多的支持,何愁到不了西天?
    “三藏,一定要找机会给他戴上紧箍圈。”
    观音菩萨秘密传音,而后一个挪移,消失不见。
    取经二人组冰释前嫌,再次出发。
    这次唐三藏对悟空的态度明显客气多了,不再争夺话语权,事事听从大圣的意见,眼神中还带着一丝敬畏。
    观世音菩萨在离开前,专门跟他交代了一下孙悟空的跟脚,讲述了齐天大圣曾大闹天宫的辉煌事迹,玄奘至此方才明了,佛门为他安排的取经护道人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大罗金仙,斗战无双,纵横无敌,连天庭众仙都畏之如虎,这等存在,确实不是他所能驱使的。
    所以,必须用上佛祖制作的紧箍圈……
    这一天,取经小队行了数百里,悟空飞去化缘,须臾之后折返,用紫金钵盂盛了一碗香喷喷的白米饭和一些素菜回来。
    “拿去,凡人真麻烦。”
    他把钵盂递过去,一脸不耐烦。
    他堂堂一尊大罗妖仙,每天伺候一个凡人和尚饮食起居,牵马挑行李,你敢信?
    简直是大材小用!
    唐三藏坐在草地上歇脚,接过钵盂,脸上挤出一抹笑脸,道:
    “谢谢大圣。”
    “哼。”
    悟空双手抱胸,懒得看他。
    “大圣,刚才有一位打猎的善信经过,给了我一顶防寒帽子,贫僧想转赠给你,好感谢你这些天的护佑。”
    唐三藏的心脏砰砰直跳,很紧张,脸上却笑容依旧,放下钵盂,从包裹中取出一顶嵌金花帽,递给大圣。
    悟空没多想,把玩了一下这顶花帽,觉得造型还不错,就举过头顶,想戴一下试试。
    唐僧立刻屏住了呼吸。
    穹顶之上,隐匿于云海中的观世音菩萨目光一凝,双眸泛起神采。
    大功告成……
    忽然,悟空的手掌一顿,身体不自然的僵硬了一下,神色骤冷,五指攥紧嵌金花帽,狠狠往外一掷。
    噗通!
    嵌金花帽被他丢进了旁边一条河流中,水花迸射,瞬间沉底。
    观音菩萨:“……”
    ??
    发生甚么事了?
    唐三藏见他丢了花帽,微微一愣,有点惊慌的道:
    “孙大圣,你这是……”
    悟空双目喷火,恶狠狠的瞪着他,朝地上吐了口唾沫,骂道:
    “臭和尚,俺老孙还要问你呢,送我帽子是什么意思?《史记》有云,沐猴而冠,你这分明是羞辱我!”
    “沐猴而冠”这个成语源自《史记项羽本纪》,原意是指猕猴戴帽子,虽然外表像人,但本质仍是猕猴,比喻徒有虚名,而无真才实学,或是用以讥讽那些依仗权势、窃据名位之人,他们虽然身居高位,但品德和才能却与职位不相称。
    唐三藏:“……”
    你一只猴子,还看《史记》啊?
    云端之中,观音菩萨樱桃小嘴微张,有点傻眼。
    客观来说,给一只猢狲送帽子,确实是一种羞辱,很容易联想到沐猴而冠这个成语。
    可她总感觉,还是有点怪怪的。
    难道佛祖的计策就因为这种滑稽的意外,失败了?
    唐三藏一看菩萨赠送的嵌金花帽沉入水底,有点慌了,急忙道:
    “大圣,这是贫僧考虑不周,勿怪,只是,你能不能把那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