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周朝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麽做。”
    “是这个理儿,若非大郎,咱们这会儿在哪逃难都不知道。”
    村民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兴奋地探讨着未来三年如何发家致富。
    以往不敢多养家畜,一方面是没有多馀的粮食,另一方面就是朝廷按照牲畜大小收畜赋。
    辛苦养一场,要交四成的税,着实不划算。
    故而许多人家都不愿意多养,养的越多越便宜了朝廷。
    周诚种了两年地养了两年家畜,从未交过田赋和畜赋,他都快忘了还有畜赋这茬。
    这会儿听大家议论才後知後觉的想起,确实有这事儿。
    前朝规定开荒三年不交田赋,可没有三年不交畜赋的规定。
    周诚悄声问里正。
    里正同样小声回答:“是彭大人挡下来了。”
    周诚於村民有天大的恩情,自然不会有人去告发他。
    更何况父母官都装作没看到周诚家大大小小几千只家畜,就算有人眼红也不敢去惹怒父母官。
    挨板子蹲大狱都是轻的。
    周诚恍然大悟,喜滋滋地说:“原来是这样,大哥对我可真好。”
    做了好事居然不让他知道。
    果然朝廷有人好办事儿。
    随即又想到那位英姿飒爽,砍人脑袋眼也不眨如同砍西瓜一般的卢将军,如今成了身份尊贵的公主,不知她还会不会继续待在军营,带兵打仗。
    青州这边,赵庆已经收获了第一批萝卜。
    种的是本地的萝卜种子,个头较小。
    不是周诚不愿意把高产种子拿出来,实在是种植面积大,他没法当着吕家父子的面变出大量的种子。
    在将士们精心呵护下,萝卜比周诚预期的产量更高。
    土豆长势喜人。
    赵庆做了几个月知州,发现做文官也没有想象中那麽难。
    卢清婉并不会在青州长待。
    她爹成了周朝的开国皇帝,但并不意味着天下就已经太平。
    还有不少起义军和山匪需要剿灭,边境上亦只是暂时的安定。
    她一个哥哥驻守在西北,一个驻守东部,她来青州主要是剿灭逃到青州,盘踞在青州东北部的一支起义军。
    顺带帮赵庆铺路,免得他撂挑子不干。
    事情处理好便要回京都,无论是做养尊处优的公主,还是驻守一方的将领。
    得看她父皇的旨意。
    ......
    殷氏几人到陈家外便听到哭声一片。
    殷氏小声叮嘱儿女:“你们也哭,哭的越大声越好。”
    陈父陈母对孙女只是口头上的喜爱,嘴上没少说无论孙男还是孙女,同样喜爱的话。
    实际上,有什麽好东西全都是孙子的,孙女只有看的份。
    小孩子精明着,能分出谁是真正对自己好,谁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
    陈月和堂姐堂妹们对陈父的死,并不会跟陈近陈远兄弟一般感到难受。
    但要是不哭让人传出去终归不是好事。
    陈月哭不出来,只得狠狠掐了自己的大腿一把,痛得她眼泪唰唰地掉,表情别提有多痛苦。
    陈盼儿瞧见了,也学她,瞬间泪流满面。
    陈父装殓后好等年後下葬,陈满仓兄弟不是不想通知陈芸娘和周诚,而是马上就过年了。
    况且老父亲要到年後才安葬,现在通知,这个年陈芸娘肯定会过的不开心。
    乾脆等年後要下葬了再说。
    倒是通知了陈丽娘,她没来,杜长河跟两个儿子来了。
    杜长河去年将陈丽娘休了自己带着两个儿子过,她就把自己嫁到了隔壁村,做了个老鳏夫的填房。
    之後便再没回过娘家。
    偏疼她的爹死了她知道了也不露面。
    为了个狼心狗肺的女儿,一家子把最孝顺的女儿和最有能耐的女婿都得罪的透透的。
    陈母心里说不出来的悔恨和难受,恨不得跟老头子一起走了,腿一蹬一了百了。
    她看殷氏和殷氏的四个儿女很不爽,包括疼爱多年的两个孙子。
    既然他们都知道她是什麽样的人,她也懒得装了,对娘五个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殷氏浑不在意,虽说还没帮大姑子做事,可她相信大姑子和妹夫会拉拔他们母子。
    更何况如今是大周朝,即便是种地也比前朝过的好。
    殷氏心里有底,哪管陈母对她横眉立目。
    反倒是陈母不高兴她就高兴。
    至於陈满仓如何看她那就更无所谓了。
    她还盼着陈满仓赶紧跟她和离,今後各不相干。
    殷氏和孩子们在陈家集待了两天就回县城。
    走出陈家门,听到陈母在屋里骂她和两个女儿,还带上了她两个儿子,骂的很难听。
    殷氏忍了又忍才没回去跟她大吵一架。
    陈满仓低声劝道:“娘,别骂了,殷氏是个明白人,是我们糊涂。”
    殷氏扯了下嘴角。
    呦呵,难得听到大孝子陈满仓违逆他那糊涂娘。
    除夕夜前一晚,陈盼儿又来了。
    “盼儿,这麽晚你怎麽一个人来了?受委屈还是怎麽了?快进来暖暖。”
    冬日申时中就黑透了,这会儿刚好亥时初,城门要到亥时末才下钥。
    可外头黑咕隆咚的,陈家竟让个半大姑娘走夜路,殷氏在心里骂了陈家人一通。
    简直不把姑娘当人。
    “大伯母,奶不行了,想见阿近和阿远。”
    陈盼儿小脸煞白,嘴唇发紫,既是冻的也是吓的。
    天太黑,一路上既怕山里饿狠了的野兽跑下来把她叼走,也怕被拍花子抓去卖了。
    更怕鬼。
    殷氏语塞。
    老太太不行了?前几日骂的不是挺得劲儿的么。
    这麽快就要下去陪老爷子了。
    “瞧给你冻成什麽样了,阿月,给盼儿倒碗热水来,再拿个窝头烤热。”
    “好的娘。”
    陈月将炉子上温着的陶罐里倒出一碗热水,又拿个糙粮窝头放在炉子上烤热。
    陈盼儿坐在暖和的炕上,哆哆嗦嗦地捧着碗,喝了几口,又吃完窝头才感觉自己活过来了。
    殷氏有些心疼这个在陈家跟小丫鬟似的丫头。
    说道:“就在这儿歇一晚,明日一早再回村,陈家要问起咱们就说城门已经下钥出不了城。”
    老太太喜爱她两个儿子的时候哄着二房两口子供养她儿子,不喜欢了连正眼都不看。
    那日还骂她儿子来着。
    今儿大半夜的想见她儿子,那也得她同意才行。
    陈盼儿胆战心惊的跑过来,到现在心脏还砰砰狂跳,她也不想连夜回去,点头说:“好,听大伯母的。”
    关於登录用户跨设备保存书架的问题,已经修正了,如果还是无法保存,请先记住书架的内容,清除浏览器的Cookie,再重新登陆并加入书架!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