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丰收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家吃了,明年又来找他要。
    “大郎一言九鼎,大家伙儿就把心放到肚子里,都赶紧干活儿吧。”
    里正一声令下指挥村民们分成三拨人,一部分人帮忙把玉米杆全都收起来。
    几个人割红薯藤,剩下的人就挖红薯。
    “当心别把沟垄里的冬瓜挖坏了。”里正叮嘱。
    “肯定不能。”
    猪牛和骡子很喜欢吃鲜玉米杆和红薯藤。
    没有的制作青贮草料的机器,吃不完的只能晒乾,留到冬日切碎发酵喂牲畜。
    挖了一天红薯,村民们都沸腾了。
    亩产达到四千斤左㱏,这是什麽神仙粮食。
    有了这三样粮食,三餐吃饱吃好压根不是梦。
    所有人都拿出前所未有的激情,干着活嘴里还唱着歌。
    周诚听着古朴的丰收歌曲,前世在公司时勾心斗角的心灵彷佛受到洗涤。
    这种感觉是真好。
    下午,里正让人统计一下总共干了多少活儿,大家伙儿平摊。
    人人扛着一麻袋红薯,喜气洋洋的回家。
    虽然眼馋周诚地里的收成,倒没人眼红。
    周诚种这些个从未见过的粮食可是冒了极大的风险,反倒是他们托了周诚的福。
    待到明年,他们也种,从此以後就再也不用挨饿,有红薯藤猪也能多养几头,再多养些鸡鸭。
    还怕没肉没蛋吃吗?
    当晚村里飘出红薯香甜的味道。
    红薯比土豆产量高,又香又甜,人人都爱。
    人多干活儿就是效率高,三天时间一百多亩红薯全都收了。
    一百馀亩地的红薯,减掉这几年来帮忙的村民的一万五千斤,还有四十六万斤。
    周诚的地窖再大也放不下。
    况且家里粮食太多也不安全,周诚便想把红薯卖出去。
    他刚说出这个想法,杜武便问道:“打算卖多少钱一斤?”
    关於价格周诚早就想好了。
    “照西县的农户一文钱一斤,每家限购两百斤。孤儿寡母生活困难的就不要钱,免费送一些。
    家里有良田一百亩以上的就卖两文一斤。”
    杜武嘴里来不及咽下的红薯差点掉地上:“这麽便宜?”
    现在粮铺的粮食,最便宜的黍米都卖到十五文一斤。
    一文钱一斤的红薯跟白送有什麽区别,关键是明年可以种植。
    红薯这麽高的产量,家家都种的话,以後想卖就卖不起价格了。
    他想想就替周诚感到亏的慌。
    周诚给他掰开揉碎了说:“百姓日子不好过,一文钱对我们来说不算什麽,但很多人家恐怕连十文钱都拿不出来。
    再说我冒着极大的风险,费力巴拉的种这麽多,还不是想让大家以後也有的种,日子能好过些。
    百姓日子好过了,手里有馀钱,我做点小生意不也容易些么。”
    卤肉人人都爱,粮食价格暴涨,谁还敢买。
    去年孙掌柜恨不得他每天送十斤卤肉,今年以来孙掌柜压根不敢开口跟他定,可见生意有多差。
    只有大家日子都好过这社会才能进步。
    买的虽便宜,其实拉拉扯扯算下来一亩地有三四两银子的收㣉,赚的也不少了。
    杜武若有所思,搜肠刮肚的夸奖了周诚一番。
    “整个照西县有两千多户人家,除开县城丶镇上没有土地的农户,真正的农户大概有一千八百多户。
    二弟你这些红薯卖出去估计不剩下多少。”
    “我只打算留下要给来帮忙收割的村民们的,以及自家留种的两千斤,其馀的全都卖了。
    还有土豆也一样,就留下一千斤,不过土豆的价格要比红薯贵一文到两文。
    玉米又要比土豆价格更贵些,这个得等明年再卖。”
    杜武道:“不如这样,我跟彭县令商量一下,看能不能让他派人来处理这事,你也好省掉一些麻烦。”
    杜武心想,彭敬太闲了,闲得身上快长毛,给他找点事情做。
    周诚笑道:“这感情好,我最怕麻烦,不过,等十天,等我地里的粮食都收了再来。”
    杜武信得过县太爷,他信得过杜武。
    有人帮他处理最好,他还能抽出时间做别的。
    至於功劳不功劳的,无所谓。
    红薯收完紧接着就是收小麦丶高粱丶大豆和粟米。
    黍米的产量比粟米低,也没有粟米补脾健胃,周诚就没种黍米。
    小麦种了八十多亩地,周诚弄了几个麦钐割麦子,一天能割三四亩,是用镰刀割的四五倍。
    加上有一百来号人帮忙,只用了三四天就把地里所有的粮食都收了回去。
    不耽误大家秋收,答应的红薯土豆给了,周诚还把麦钐全都借了出去。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