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谎言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是乾旱,早点拔出来就是了,好歹能有些产出。
    顾善摇头:“奶奶,大郎哥家几百亩地,今年是最後一年不交田赋,要是能种,大郎哥早就种了。”
    他相信周诚。
    去年地里的产出除去抵扣帮忙的工钱和田赋,足够他们祖孙吃两三年。
    他跟奶奶还做的蕨根粉到现在还剩下一大半,还有其他吃食。
    三年内不缺吃的。
    土地荒废一年也没什麽大不了的。
    今年九岁的顾善已经不是当年那个任人揉搓的小孩,他有自己的想法,老太太拿他没办法,劝了几句不听也就不劝了。
    里正和族长得知周诚居然将地慌着,着急忙慌地跑来劝他。
    “怎麽能因为一个梦就连地都不种了,多可惜。”
    几百亩土地,今年可是能省下不少田赋的,明年开始就得按朝廷规定交租子,少一粒粮食都不行。
    “里正叔,二爷爷,你们有连续一个月做同样的梦吗?”
    两人齐刷刷摇头。
    “我连续一个月梦到旱灾和蝗灾,我相信这是老天爷对我的提示。
    种地辛苦我不怕,可种地也要很多粮种,我这些地光粮种就不是个小数目。
    我不想白白扔进土里做肥料。”
    里正和族长齐齐沉默,连续做一个月相同的梦,确实是有点邪乎。
    周诚看看二人的神色,对方说服不了自己,可自己同样也说服不了他们。
    想了想建议道:“里正叔,不如让村民们都别种其他粮食,就种红薯。有些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还是防着点好。
    种红薯的话用不了多少红薯,就算晒死了损失不了多少粮种。
    关於登录用户跨设备保存书架的问题,已经修正了,如果还是无法保存,请先记住书架的内容,清除浏览器的Cookie,再重新登陆并加入书架!
    更何况红薯产量高,红薯藤人畜都能吃,红薯淀粉能做粉条,渣可以喂猪喂鸡,人同样能吃。”
    村民们为了能交上田赋,一半田地会用来种稻谷黍米。
    这些粮食都是村民从牙缝里省出来,浪费了多可惜。
    里正沉思片刻后说:“大郎说的不无道理,我这就去安排。”
    里正和族长都是能听进去劝的人,周诚没费多少口舌。
    至於村民听不听那就不是他能干预的。
    ......
    在一家人齐心协力的努力下,住在深山中的许家整个冬季没再挨饿。
    天气暖和起来眼看该春耕了,许根生按照计划先和儿子们下山瞧瞧。
    能搬到山外去最好,不能搬那就要赶紧准备春耕,不能耽误了一年的收成。
    儿子们都娶上了媳妇,也知道山里还有哪些食物能吃,蒋氏没去年那般迫切想搬出去的念头。
    有吃有穿,住大山深处起码不会有沉重的赋税和徭役。
    在山里住了大半辈子,年纪大了也不太想挪窝。
    沈氏赵氏王氏三妯娌的娘家人都在山外,而且山里开荒不易,没有铁质农具着实是费力。
    有点产出想去镇上换点钱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当然是搬出去好。
    三兄弟见识过周家富裕的生活也想搬出去。
    至於各种徭役兵役,从未经历过的三兄弟表示,这都不是事儿。
    全家都想搬出去蒋氏只能同意,把铜板给许根生:“若是不能搬,就托外甥给买两斤盐回来。”
    住山里就这点不好,没户籍买不到盐。
    找村长买盐不但要说一堆恭维的好话,她家买盐比别家贵出两三成。
    上次下山周诚送了两斤粗盐,足足吃一个冬季,现在盐罐子见底了。
    许根生点了点头:“嗯。”
    次日天边泛起鱼肚白,父子四人扛着山货刚出门。
    蒋氏揉着右眼窝说:“我这右眼皮跳个不停,不知道是不是有什麽不好的事发生,要不等一等,明日再去。”
    “你这老婆子,大早你催着我起,让我早去早回,这会儿要出门了又让我们明日再去。”许根生嘀咕。
    “能有什麽事,这样,我跟老三去,老大老二待家里帮你干活儿总行了吧。”
    蒋氏眼皮跳一阵又没跳,揉了几下说:“行吧,路上多当心点。”
    沈氏和赵氏都想回娘家看看,可两人都有了身子,路远怕有个闪失,王氏在娘家吃足了苦头,许三问她要不要去看看,她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许根生和许老三扛着麻袋走了大半日才到大营子沟。
    山外的温度比深山更高一些,深山里雪还没完全融化,山外已经能耕种。
    许根生望着大片大片平整的农田心头火热。
    家里若是能开出二三十亩地种粮食,养猪养鸡鸭,日子肯定比在大山里强。
    家家的土地都已经开始犁地过,走到周诚家的地见还是去年的老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