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3 精密的机器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牌子垮了,连带全集团遭殃,谁都承担不了这个责任。”
    众人送上佩服的目光,映衬他高大的形象,整得曾多福不好意思起来。
    “咳咳,既然公司安排你们追踪整个订单,那我就去催一催青农,如果你们愿意的话,可以去果园实地看看原料的源头,怎么样?”
    “会去很远吗?”
    “你们就是想去很远,我都不敢带你们去,就是去陈清乡下,看青农要收哪家的鲜果,顺便考察一番。”
    梅娟等人窃窃私语,均表示对外出的兴趣,果断答应曾多福。
    “我去联络,这有一份评审文件,你们先看一看,到地方对应瞧一瞧,总不是光去玩的。”
    梅娟接过评审文件,发给众人阅读。
    “好细致啊,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壤水源、农业管理、收获处理……”她惊讶道,“产品要得到青云认可,真不容易啊。”
    “有评级的。”罗静提醒道,“再者说,青云质量管理越严格,我们作为消费者是不是更放心呢?”
    “那倒是。”
    曾多福是个老把手,在工作上如鱼得水,到下午就把事情搞定,对上得到上司批准,约了一辆面包车,对下说服合作伙伴,答应带路。
    梅娟几个额外兴奋,有一种放风的快乐,但路程其实很近,从青食厂出发不到三十分钟,直达果园面前。
    “麻烦老兄,改天请你吃饭。”曾多福弹着烟盒走向来人,“来一根。”
    “说哪里话,你是甲方客户,我为你服务天经地义,这是……”
    罗静暗暗苦笑,怪不得家里老想让她去青农,敢情全是熟人,来人叫李提营,黄岗李塘小队的,有个年纪跟她差不多大的妹妹,直到高中之前,俩人一直都是同学。
    看这模样,恐怕李提营认出自己。
    “校园招聘的大学生,公司安排实习,带他们下乡看看。”
    这些事电话里说过,李提营自然知道来意,此刻曾多福的解释无异于欲盖弥彰,他却领悟意思,于是飞转笑容,说道:“青农也有哩。走,要看什么我带你们去。”
    “看看果园环境,顺手摘两个梨吃。”
    “光吃两个梨子,犯得着跑这一趟?再去看看其他产业,好歹凑个果盘。”
    李提营边走边介绍。
    “许集重点产业就是各处梨园,撑起主要收入来源,近几年规模越来越大,梨花开时真是一处美景,跟武侠小说场景一样,罗总有过点评,说将来可以发展农家乐,再高级一点,造些林景竹屋,还能做拍摄片场。
    此外还有些茶场、葡萄林、西瓜,就显得不够拔尖,但一直是青农重点合作伙伴。”
    “什么是农家乐?”梅娟问道。
    “一种旅游形式,简单来说就是城里人到乡下体验农村生活,采摘水果蔬菜,钓鱼摸虾,吃柴火饭,干些简单农活之类的,罗总对它的概括是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因此得名。”
    “啊?这有什么可乐的。”
    李提营忍不住笑道:“你觉得城里可乐吗?”
    “当然。”梅娟不假思索道,“吃喝有煤气有电,住有砖房,不会掉泥疙瘩,厕所还能冲水,出去玩有公园有商店,可方便可热闹。”
    她发自内心的回答,倒让李提营无话可说,照他的观念,农家确实没什么可乐的,吃了上顿没下顿,上个厕所无处下脚,还要被蚊子叮,有空就得砍草劈柴,摘水果就是收获,恨不得快快干完,哪有闲情逸致?
    但的确有这样的需求,形成这样的产业,他不赞同有屁用。
    “这就是了,你觉得城里可乐,是因为你没住烦,没对钢铁混凝土发愁,人家觉得乡下可乐,也是因为没住过村,羡慕大自然,羡慕田野炊烟。”
    “好厉害,你说话很有诗意诶。”
    李提营闹了个红脸,尴尬道:“这都是罗总讲的,我借鉴他的话。”
    曾多福解围道:“不是有个什么忆苦思甜的活动吗?又不可能真正吃苦,来到农家乐岂不是两全其美,显然是有搞头的。老李,许集是不是要发展农家乐?”
    “的确有这样的计划,但是许集太偏僻了,远离大城市,很难吸引顾客,人家辛辛苦苦坐车到地方,恐怕什么玩的精力都没有,短期内都是在城郊附近试行。”
    “这么说已经有这样的地方?”
    “不是吧,你是农活没干够,还是柴火饭没吃饱,还想去农家乐?”
    “问问嘛,省得下次有人闲话,我一问三不知。”
    “公司在地区附近搞了几个试点,其中有一家在金牛山,要是有人问,你介绍他去那。”
    “就是跟罗总一起上新闻周刊的金牛山?”
    “不然干嘛选那,就是冲着广告效应,省得贴钱宣传。”
    曾多福由衷叹服。
    “罗总境界高深,一点一滴的时机都抓住了,曾某人难以望其项背,实在佩服。”
    梅娟忍不住看向罗静,后者微微眨眼。
    说是考察实践,其实更多游玩之意,什么评审他们也不懂,最多看一看瞧一瞧,跟着就上手帮忙摘果子,不光是梨,举凡成熟能吃的水果,都品尝一遍,混了个肚圆。
    到晚上回宿舍,梅娟还有诸多未尽之意,频频夸赞曾多福和李提营是好人。
    “静啊,你要当老师,可得学这俩人,活泼轻松,善解人意,绝对有口皆碑,别整的跟灭绝师太似的,人憎狗厌。”
    “几颗水果就把你收买啦?梅组长,你这意志不坚定呐。”
    “NO、NO、NO.”梅娟道,“不止水果的原因,还有曾多福背后的付出,要是他图省事,看一天文件资料怎么也熬过去了,就是不想我们实习无所得,才折腾一番带我们出门。搁一般人,就算有这个心思也没这个胆量,请示上司说服同事,忙活半天就得一句谢谢。”
    “这倒是,我瞧他办公桌上有优秀员工的奖杯,敬业友善估计是少不了。”
    “什么奖杯,我怎么没看到?”
    “就是一座山峰上飘着几朵云彩的造型。”
    “啊?那不就是一个摆件。”
    “青云奖杯就是这模样。”
    “那他可真厉害,侯修丰和蒋宾都没有。”
    “……”
    翌日,梅娟几人跟着单据来到进料检,在待检区看到昨天他们采摘的梨子,熟悉的周转箱上还有他们帮忙填写的标签。
    一种莫名的成就感在他们心中蔓延。
    “来料接收之前,必须要经过检验,外观气味质地,重量尺寸密度,农残重金属微生物,根据不同项目,还要检测水分糖度酸碱……”
    接待的质量检验人员十分年轻,看起来比他们还小,却说得头头是道,仿佛非常在行的老手,顿令众人产生怪异感,叫年纪比自己小的人前辈,比叫年纪比自己小的人长辈还要困难,后者是辈分使然,出生决定,前者却要认可学无先后,达者为先,这并不容易。
    面嫩者被轻视似乎是一种常见的陋习,如医生老师不得不扮老成赢信任。
    “王工,你多大年纪呀?”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