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留子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存在,只是加了许多三色旗,别说罗学云这样的外国人,就算是本地人,都未必能说清到底发生什么变化。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罗学云带着范兴宗等人来到阿斯泰市场,看到不少亲切的面孔,忍不住感慨,说道:“我中华儿女还是很有探索世界的勇气。”
    他这话油然而生,倒不是恭维,航海时代开始后,西方人不畏艰险往中华来,中华儿女同样大无畏地脚步遍及世界各地,只是明清封建王朝“路子走歪”,才让这种迁徙光是迁徙,没有显出如日中天的声势。
    可到救亡图存的时候,海外同胞却没忘记家乡,捐钱捐物支持抗战,翻阅历史,真叫人扼腕叹息,许多时候少些门户私计,中华气象可能就截然不同。
    不少老板见到罗学云等人亦是高兴,亲切用乡音叙话,来源还真不少,并不只是北方边境地区春江水暖鸭先知,还有江南等地的客商,听得范兴宗叫绝,直叹怪不得江南商业发达,当真是敏锐。
    “诶呦,隔着万里之遥,我们哪有这么灵的鼻子,都是家里孩子到这边留学,写信说这里生活物资奇缺,啥啥都买不着,价格猛涨,要是能把咱们那的货运到这里来卖,倒手就是赚,我们这才呼朋唤友,一起过来试试。”
    说这话的人叫李敬军,东北老乡,处事局气得很,跟谭长海一唠痛快,就有啥说啥,毫不藏着掖着。
    他来莫科的原因很简单,儿子李彬彬踩了夏苏关系正常化的末班车,成了友谊大学的公费留学生,一到此地就发现商机,仅仅是上学路上捎带的罐头手套袜子这些,挣的钱就让李彬彬留学生活很是愉悦。
    但李彬彬没有大搞,一来个人乘坐火车携带货物重量有限,二来作为公费学生,也不能野来野去,不上学专倒货,直到去年,李敬军所在厂子生产的手套严重积压,找不到销路,他便给父亲写信,叫他运到莫科来卖。
    李敬军也是个乖觉的汉子,反复考虑后,就果断拉上亲朋好友,不光是自家厂子的手套,还有别厂的帽子、毛衣、袜子这些,低价打包,统统运到莫科来,有儿子帮忙宣传,再加上物美价廉,很快打出名头。
    开放以后,为了解决物资短缺的问题,采用了各种措施鼓励生产,说白了就是搞活经济,只要能解决吃不饱穿不暖,任谁都能来显神通,这种情况下,九十年代初,市场情况就从短缺,变成货物积压找不到销路,大量同质产品厮杀。
    李敬军本是受害者,抓住机会立马变成受益者,组织亲朋好友大量来往,逐渐积累信任度,找他的顾客也就更多,因此在儿子建议下租赁商铺,实现常态化经营,可零售可批发。
    瞧他面带喜色,脸颊红润,可知这两年何等春风得意。
    “市场租金怎么样?”范兴宗问道。
    “很高,不光是租金,还有好处费、管理费,杂七杂年下来,数以万计,如果不能长久经营、批量经营,显然是不划算的。
    当然,交了租金就安宁,市场管理方干活积极,等闲人都不敢进来闹事,存储货物、存放钱款和人身安全都能保证,比阿蒙可靠。”
    “阿蒙?”
    “就是蒙面警。”
    “这个市场生意怎么样,容易维持成本么?”
    “人流量挺高,至于能不能维持成本,得看做什么生意,经营手段如何,空口白牙可不好说。”
    谭长海熟络地给李敬军递烟,偷偷塞了好几盒,都是华子,可把李老板高兴坏了,一边不好意思,一边收进兜里,在这嘎达,伏特加和烟比卢布更受欢迎。
    罗学云跟范兴宗耳语两句,后者便跟李敬军攀谈起来,询问能不能请他儿子出来见一面。
    李老板聊得痛快,真到攸关时刻,还是拎得很清,即便范兴宗拿出大北外贸、前苏国家商店的证明,解释他们不是坏人,只想跟李彬彬聊聊市场情况,愿意给报酬,也只是得到看情况的答案。
    范兴宗无奈留下联系方式,请李彬彬有意的话,往旅馆打电话或者寻找,实在不行也能寄到大北办事处。
    一伙人离开之后,范兴宗便提出想法,说道:“罗总,如果青云想把这项贸易常态化,我觉得需要留一个办事处,就算不能调查市场信息,最起码能收发信件,居中联系,否则我们对毛熊市场就是睁眼瞎,什么都要慢一步,哪怕跟人合作,也会被动,受制于人。”
    罗学云笑道:“这就是我想找李彬彬的原因,青云业务是转销,不管售后服务,这个驻点若是搞得庞大了,有点浪费,刚好留学生可以兼职,我们轮换正式职工牵头就行。
    刚才李老板不是讲了,国家放开自费留学的限制,让来莫科的留学生数量剧增,我相信这批人要么有生活费压力,要么有挣钱的野望,再合适不过。”
    范兴宗拍掌道:“对啊,还省了翻译的钱,能当大学生的,多少有些本事,真是一举多得,就是李老板很骄傲他的儿子,好像不太愿意请出来见我们。”
    “广撒网,多捞鱼,现在这时候留子不多,还都是精华,碰到一个都不能错过。”罗学云道,“我听了李老板讲的故事,确认这个李彬彬是人才,脑子灵活,做事果断。不管人家来不来,顺手做个姿态留个联系总是惠而不费,万一捞到就是赚了,捞不到也没损失什么。”
    范兴宗认真点头。
    谭长海问道:“罗总,你又没见过李彬彬,怎么知道他是街溜子。”
    “我什么时候说他是街溜子。”罗学云疑惑道。
    “溜子,不是街溜子的简称吗?”
    “嗯,我说的留子,是指留居下来的人,古代说法。”
    谭长海赞叹道:“罗总你懂的可真多啊。”
    罗学云绝倒,赶忙大步向前,目不斜视。
    红场之类的市场更多是由摊贩组成的热闹,本地人最多,外国人反而少些,本地人卖的都是旧货,很明显的家用摊块地毯就摆出来买。
    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二手市场常常就会繁荣,这是市民朴素的度过困难方式,古往今来莫不如是,简称卖家当。
    罗学云捻起一组彩色套娃。
    图案很简单,就是木雕绘画的娃娃,有趣之处在于大的能套中的,中的套小的,小的还能套更小的,这是毛熊国传统玩具,通常是木制,最普通的图案是一个穿着俄式民族服装的姑娘,叫作玛特罗什卡,因而得名。
    罗学云一眼瞧中它主要是想起记忆中的流行语,你搁这套娃呢,用来形容不断循环重复的内容,约莫能算文化典故一则,见到源头情难自禁。
    摊主大妈瞧他似乎很中意,张口就是一连串的呜哩哇啦,罗学云潜心去听,也只能听出几个数字,跟着来的翻译连忙解释。
    “太贵了,这不是宰客么。”谭长海直言不讳,“再有当地特色,也不过是个小玩具,我看一眼就能学会,没什么技术含量。”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