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两天后,李白在洞庭西侧一处地势较为开阔的位置上,买了一块空地。
而后将吴指南葬在了那,临走之际,李白还特地在附近的渔村中请了一户人家。
让他们平时帮忙照看一番,每逢清明之际,帮忙上几柱香,撒些纸钱。
原本这在托付这事情的时候,李白是想花大钱的,但陆远直接替他付了,给的也不多,不过数十文钱罢了。
“丹丘生,为何在这事上,要这般小气?”
出了这种事,陆远和李白两人也没心情继续在洞庭游玩了,离开小渔村之际,李白有些不解的询问道。
“一个穷酸书生的坟没人惦记,给一点小钱,人家或许还会打扫一番。
你若是给多了钱财。
十天,不出十天,指南就不得安宁。
若你真想弥补一番这渔家,日后为指南迁坟的时候再说吧,但也不能给太多,否则就是害了他们。”
陆远回复了一句道。
“唉........”
李白点了点头,没有继续追问什么。
出了洞庭,两人继续沿江而下。
十数日之后,两人来到了武昌,这里对于陆远来说,算是故地重游了。
年初的时候,刚跟崔颢来过。
却不想,这临近年末之际,又和李白来了一趟。
既然来到了武昌,武昌的黄鹤楼,李白必然是要去打卡的。
“小二,上酒,再来五坛。”
只是李白这次前往黄鹤楼,却是去买醉的。
吴指南的死,让李白很是懊悔,短时间内,根本无法走出来。
“客官,您这.......”
小二看着李白桌子下摆放的七八个酒坛,有些担心的看着李白。
他真怕李白把自己喝死在店里。
“上酒。”
李白醉醺醺的唤了一句道。
“太白,你不是想去看看伯玉的诗吗?
我们先去看诗。”
陆远这时候开口道。
“诗?呵呵,小二,取诗板笔墨来,论诗,天下无出我右者,我今日送你们一副镇楼之作。”
李白喝完坛中最后一口酒,将酒坛往桌上一放,就踉踉跄跄的往黄鹤楼顶楼而去。
“去取笔墨。”
见小二有些发愣,陆远催促了一句,而后朝李白追了上去。
李白虽然海量,但也架不住这样喝,若不照料一二,他估计是上不了顶楼。
“是。”
小二见陆远开口后,也是点了点头。
他可记得,开春时,崔颢来的时候,这人也是同崔颢一起来的。
这李白虽然是身着白衫,但有陆远的陪同,想来文采也不弱。
若这能再得一首镇楼诗作。
那对黄鹤楼来说,自然是天大的好事。
不多时,陆远和李白两人就来到了黄鹤楼顶楼。
小二捧着笔墨和诗板跟在后面。
此时,也是天正黄昏。
在黄鹤楼的顶层,恰好能一览江面之景。
李白上楼之后,先是瞭望了一番远方,过了一会后,这才拿起小二托盘中的毛笔。
目光也看向了的崔颢在墙壁上写的诗词。
这不看不打紧,可在看到崔颢留下的《黄鹤楼》之后。
李白的酒意就去了一半。
手中的毛笔也愈发沉重了起来。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好诗,好诗啊!”
当读完这两句之后,李白手中的毛笔,此时也落在了地上。
此时,李白似乎是从方才那种醉醺醺的状态下,清醒了过来一般。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丹丘生,日后我定会题诗一首在此!
与催伯玉此诗,共镇此楼。”
拾起掉落在地的毛笔之后,李白忍不住感叹了一句,随后又很是豪气的对陆远道。
崔颢的这首诗很很全,这黄鹤楼之景,几乎被崔颢这一首诗给写尽了。
抬眼所见之景,都能在这崔颢诗词中找到痕迹。
李白看完这首诗之后,他就知道了,若是还在黄鹤楼写景,基本上没有超过崔颢的可能了。
即便是他,也没这个把握,甚至还可能要略输一筹。
写出来的话,那说不定他李白得出一次丑了。
当然了,当众弃笔,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其实对于是否出丑之类的,李白也不是那么的看重。
但是,李白不喜欢被人压一头。
明知道写景已经无法超过了,还写一篇摆在那衬托崔颢,那就不是他李太白的性格了。
“那贫道就静等那日了。”
陆远见李白那豪气的话语,跟着附和了一句,脸上不由露出笑意。
这些时日下来,因为吴指南的死,李白那是日渐消沉。
在船上的时候,也少了言语。
在他看来,若不是那日他嚷嚷着要去钓鱼,吴指南也就不会出意外。
直到现在,在他看完崔颢《黄鹤楼》,并放出豪言之后。
原本的李白才算是回来了。
............
“不容易啊!李白这么狂的人,居然也有弃笔的时候!《黄鹤楼》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崔颢对黄鹤楼的景色描写,已经是到了巅峰。
而且覆盖面很广,李白若是再来一首写景的诗词,多多少少会有点崔颢的影子在其中。
而且崔颢的诗写在前,他李白的诗写在后,哪怕是没有影子在其中。
哪怕是李白写的和崔颢这一首在同一层级。
别人也会说李白写的不如崔颢,这是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
除非李白写新诗能超出崔颢的一大截,但这显然不可能了。
李白不弃笔能怎么办?”
“嗯,之前的李白回来了,眼中都有光了。
前面那十几天,李白可是颓废的不成样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