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汉稷何以兴?孙权必须死!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姜维后面的打补丁之言,刘备已然无心关注。
    此刻,他满心塞着的,都是姜维那句“此缺不补,霸业难成,兴汉无期”。
    隆中三分天下的论对,关乎他刘玄德的霸业之基。
    而今,却被人指出存在致命的缺陷,这令他如何能冷静?
    更何况,说出这话的非是庸碌无能之辈。
    而是。
    一战克胜了两万曹军,诗赋传遍天下的……他的应梦贤臣啊。
    这样的人,会是口出狂言的蠢人吗?
    这样的人如果没有足够的把握,又怎会脸上如此自信的说出《隆中对》存缺之言?
    刘备不相信姜维会是蠢人。
    但。
    他也不相信,孔明会给他献上一个有着致命缺陷的霸业方略。
    因为他如今能取得的三分天下的成就,皆是按着昔年他和诸葛亮的那场隆中论对既定路线而走。
    跨有荆益的路线没错,现实也已经证明了这点。
    所以……
    刘备的瞳孔微微烁动,隐隐有了猜测。
    是跨有荆益之后的后续逐霸方略存在着致命过失?
    联想到姜维这个应梦贤臣在此特殊的时间点出现,由不得他不这么揣测。
    凝视着姜维的面容……
    刘备深吸一口气,在将之轻轻吐出后,他缓缓的坐直了身子,抬手对姜维做了个请的手势。
    “伯约,请不吝言之。”
    说出这话的时候。
    刘备的表情肃重至极,生怕自己听漏了什么。
    中军大帐内。
    姜维把刘备面上的一系列变化尽收眼底,他没有急于指出隆中对的缺陷,而是拿起了茶壶,自顾自的倒了一杯热茶。
    这杯热茶他没喝,在刘备的注视下,把热茶平稳的放在了刘备面前。
    随后,他就像是同朋友之间闲叙般的平静开口。
    “主公,在下曾听闻您与魏王曹操昔年有过一场青梅煮酒论英雄。”
    “在那场论对中,天下英雄豪杰尽数被您和曹操评价了一遍。”
    “或为守户之犬,或为庸碌小人,或为冢中枯骨,或不足为惧,旦夕可灭之……”
    “其中。”
    “魏王曹操更是放言,天下英雄,唯有主公您和他!以方今时局观之,彼时其言虽失偏颇,倒也相对准确。”
    “如今的他,是为乱世枭雄,雄踞中原之地。”
    “而您,已为西南霸主,控有荆益二州,称得一句英雄。”
    “但。”
    姜维轻轻一笑,语气来了个转折。
    他的眸光看了东南方向的江东一眼,说道:“但在那场论对中,貌似可不包含当时尚处潜邸,而今三分天下据有其一的那位江东吴侯。”
    “未南下之前,在下尝听魏王曹操酒后言之,生子当如孙仲谋。”
    “现在……”
    姜维用手指了指案几上的酒壶,对着刘备笑道:“同样是一场酒后。”
    “不知在主公您的眼里……”
    “孙权其人,又是何评价呢?”
    孙权?
    刘备微微一愣,他没有料到原本该指出隆中对缺陷的姜维,会在此刻把话题绕到了孙权身上。
    虽一时不解姜维提及青梅煮酒的用意。
    但,面对姜维之问,刘备还是低头沉思了起来。
    望着低头沉思的刘备,姜维没有继续开口,留给了刘备充足的考虑时间。
    他之所以提起看似无相干的孙权的原因,也很简单……
    《隆中对》想要完美的实现,其中最大的变数就是这位吴侯孙权。
    对待孙权和其身后的江东,可不是一句“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就能简单定义的。
    而好巧不巧的是。
    纵观蜀汉霸业始终,无论蜀汉的军事实力是否凌驾于江东之上,那位他如今未曾谋面的诸葛丞相都在始终抱着“联吴匡汉”的战略方针不曾动摇。
    刘备没得荆州前,势弱江东时如此。
    刘备据有荆益二州后,势平江东时如此。
    刘备汉中一战克胜曹操,关羽北伐威震华夏,曹操惶恐难安,蜀汉势强于江东时,依旧如此。
    如果没有夷陵那场大火……
    姜维甚至怀疑。
    蜀汉在未来取了秦川和宛洛之地,势平于曹魏,两路大军剑指中原时,还会如此对待江东,或者进行百般拉拢,以为盟友。
    有时,姜维真想问一句。
    这江东就非联不可吗?
    难道,就不能审时势而变换对江东的态度吗?
    反观江东呢?
    无论是对蜀汉,还是曹魏,主打一个态度灵活多变。
    那位江东吴侯不但把制衡的手段用在了朝堂和江东四大家族上,更是用在了盟友身上。
    “孙权……”
    刘备的话音响起,思绪中断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