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极北之地到底有没有恶龙,没有谁真的会去查证,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如何抵御严寒,将好不容打下来的辽东能真正成为大明的城池,而不是摆着成为一座死城。
“哈哈哈,好啊,太好了!”
屋中气氛本是颓丧,可看了文书的洪承畴却是突然激动起来,“今年寒冬一定能熬过去,明年、后年...之后所有的寒冬,咱们也一定会平安度过!”
“是朝廷有办法了?”宋应星第一个反应过来,双眼盯着洪承畴手中的文书问道。
“对,陛下说会有一批御寒物资运来辽东...”洪承畴说着抽出文书下另外一叠厚厚的纸张,看了几眼后便递给宋应星,“陛下说这是他从府库书册中找到的御寒之法,让你看着选能用的用。”
宋应星立即接过,大致扫了几眼之后心中有了数,“应当是有效的,我这就安排人照着办!”
宋应星是个急性子,眼下朝廷送来了御寒的办法,他便是要立刻去做,毕竟能早一日按照方法做好,能早一日让百姓不受寒潮之苦。
宋应星离开之后,洪承畴又朝王廷臣道:“其他州镇迁来的百姓,若有要往北去的,让他们暂且留在沈阳,等天气回暖之后再走。”
王廷臣点头应下,这也是应当,不然当真是去送死了。
“对了,今日来了个姓董的商人,原是太原的,做的就是布匹丝绸生意,说愿意捐出一百匹布,还有汾州姓曲的商人,应当是一起的,说也愿意捐些出来!”王廷臣说道。
“山西的?”洪承畴闻言后笑了笑,“既然他们有这份心,收了就是,待天暖了,给他们在城里安排个宅子。”
“他们不住沈阳,他们要往开原去!”王廷臣说道。
“开原?”洪承畴想着那地方也太远了些,不由皱眉,“山西的,别又是想着通敌那一套,暂且先不管,将此事告诉夏云,让他们锦衣卫盯着些!”
夏云到了辽东做了指挥使,这些本就该是他的事。
“好,明日我去寻他!”王廷臣点头。
“不过要说,他们锦衣卫日子倒是舒服,新来的那些学生都是官宦子弟,寒风一起,他们家中陆陆续续送来了不少御寒之物,想来是冻不着他们了!”邱民仰说道。
“不管冻不着冻得着,也要着人去问一声,好歹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到时候说京师送来的物资漏过了他们,还不是留下话柄。”
洪承畴朝邱民仰摆了摆手,“这个夏云也是个有本事的,当初陛下同皇太极约见,就是他随侍在侧,陛下信重他,咱们也不能太过怠慢。”
“末将可不敢,锦衣卫,谁敢怠慢!”邱民仰忙笑了一声,而后站起身,“行了,我先去巡城,虽然天冷不至于有军情,但也不能失了警惕。”
邱民仰离开屋子,洪承畴拿起铁钳拨了拨炭盆,听着屋外呼啸的北风,低声道:“建奴赶出了辽东,想着总能安稳些了,没想到这天灾还是不断,看这朝廷文书的意思,今年怕还不是最冷的,后面还有更冷的时候。”
王廷臣搓了搓手,奇怪道:“朝廷怎么知道的?钦天监测算出来的吗?那也不一定准!”
洪承畴白了他一眼,说道:“此前宁锦大战就是太祖给陛下托了梦,要不然陛下怎能料准这么多事?我想啊,说不准太祖还说了不少,陛下这是一点点得往外露呢!”
“这么神?”太祖托梦这种事只有几个阁老知道,洪承畴能知晓还是听卢尚书说的,王廷臣闻言后惊讶非常,朝洪承畴靠近了些,问道:“是不是这就说明,太祖爷还是看重咱陛下的,过了这坎,今后就能太平顺遂了?”
“但愿如此吧,我大明啊...可经历太多天灾人祸了!”
......
朝廷送去给辽东的御寒方案,是朱由检将自己关在武英殿书库中,根据前世记忆加上找了不少典籍之后汇总的,除此之外,还有早朝会上集思广益的结果。
本该在皇极殿前的朝会因为天气寒冷,朱由检怕他们身体吃不消,尤其是一些年事已高的老头,别因为天气骤冷血管受不住爆了便不好了。
在现代时每年入冬时都会听到这种消息,眼下更是要紧。
皇帝体恤诸臣,只让朝中重臣于武英殿禀报朝中事宜,若有要禀奏的也可入武英殿提交奏本。
最近说的最多的便是御寒方案,朱由检和诸位大臣共同商议出了不少主意。
不少是立即能用的,比如针对煤矿的开采,京西地区诸如宛平、房山、门头沟这些煤矿供应宫廷、官府,时间长技术熟练,加上王徵的蒸汽提水机的使用,能保证这些地方的煤矿产出。
但也不够!
所以,朱由检搜检出了不少能够开采的煤矿,比如开平煤矿,大明时虽有开采记录,但规模较小,但这地方煤存储量大,适合大规模开采。
而因为李自成、张献忠以及建奴入关劫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