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惠,结果条件本身就很模糊,经常出现我以为莪达到了,实际上没有达到,优惠也很模糊,我以为能优惠100万,最后才优惠10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就导致大家对于各种政策始终有一种距离感。
但深城的22条彻底打破了过去的这种模糊,很多媒体都用上了横空出世这个词,在1998年,能够出台这样的一系列的明确政策真的是不简单的。
因为这得有一个底气,一个企业敢往前冲,政府就敢在后面撑着你的底气。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说,深城之所以能成功,就在于深城真的一直在敢为天下先。
有的城市可能做了一次吃螃蟹的人之后就开始吃老本了,但深城不一样,深城就是爱吃螃蟹。
吃完这条河里的螃蟹,还要去尝尝那条河里的螃蟹有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味道。
22条落地后,短短一年时间,深城在高新科技产业上的发展直接就跟其他城市拉开了距离,尤其是在发展速度上。
更重要的是,在22条的刺激下,大量企业和人才涌向了深城,深城成为了高新科技产业的群英汇聚地。
所以在1999年,其他地方政府刚进陆续跟上,以深城的22条为模版制定了自己的高新技术扶持政策。
这就是为什么说22条为深城乃至整个华夏的高科技发展的关键助推力。
“22条出来快一年了,效果之显着大家也都看到了。”等大家扫了一眼新闻内容后,何成开口说道,“可以明确的是,我们星辰集团完全符合高新科技企业的标准,所以22条内的大部分扶持政策我们都可以享受到。”
“那我们接下去是不是要把一些研发项目挪到深城这边来了,毕竟这边对于企业研发的补贴政策非常好。”一名高管看着何成有些兴奋的问道。
何成笑着摇了摇头,“那倒也不必,燕京那边也正在准备出台相应的政策了,到时候,燕京对于企业研发的补贴也不会低,尤其是对于我们星辰集团。”
“毕竟我刚决定在深城这边开分公司的时候,燕京领导就联系过我了。”
“我们现在可是燕京的关键民营科技企业,领导们不会轻易放我们走的。”
现场众人不禁相视一笑,星辰集团是在燕京成长起来的,燕京地方自然是要牢牢的抓住这个宝贝。
何成看了眼大家的表情,把桌上的报纸往自己的方向挪了挪,“但是我们确实应该好好借力深城的22条,并且围绕22条做一些顺应性的准备。”
“首先,还是人才问题。”
“深城现在的人才引进政策可以说是全国最好的,尤其是对于研究生,博士,留学人才的引进政策,是非常吸引人的。”
“但人才在考虑地方政策的同时,更要考虑企业,所以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与深城地方政策同步,在深城开启一次大规模的人才吸纳行动。”
“而就我们公司接下去的发展需求来说,我们也确实需要引入更多的人才了。”
“与此同时,针对深城这边吸纳的人才,深城分公司要做一个侧重,那就是基础科学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重点培养。”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关于基础科学人才重要性,这些从燕京调过来的管理层自然都很清楚,这个话题何成在公司都强调过好多遍了。
而且燕京总部对于基础科学人才的培养一直都是很重视的。
但关于复合型人才这个概念,以及这个概念的重要性,大家还不是很清晰。
何成慢慢的点了点头,“过去几年,包括接下去几年,企业还是会以追求单一专项人才为主,这是因为目前的科技产业发展阶段还分割的很明确。”
“但若干年后,科技发展会逐渐走向融合,这个时候就需要复合型人才了。”
“可复合型人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培养出来的,培养一个优秀的复合型人才,可能会比培养一个优秀的数学家还难。”
“更现实的一个问题是,当前的教育体系,不管是我们华夏的教育体系还是西方的教育体系,其实都很难直接培养出复合型人才,企业想要复合型人才,就得自己参与培养。”
“那么这件事情在深城这边落实显然是比较合适的。”
“因为就深城目前的人才引进政策来说,最容易吸引的是应届生,而从应届阶段开始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效果是最好的。”
“一来,应届生的可塑性最高,二来,应届生的年龄优势摆在那里,三来,应届生的容错率更高。”
“所以公司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任务,我会放在深城分公司这边,并且要抓紧落实这件事情了。”
分公司管理层连忙点头,虽然还不是很理解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但大家不会怀疑何成的远见。
既然何成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