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宁远问过了心中所想,便没有再开口。
年轻人收起了原先那份谦卑,大大方方,与道祖并肩而立,後者竟是也不觉得如何。
而为了应景,宁远还取出那顶银色莲花冠,随意搁在了头上。
於是,这艘渡船船尾处,就出现了两位道士。
一个是背剑道人,锋芒毕露,一个是少年道童,神色恬淡。
道祖笑道:“真有此问?还是意有所指?”
宁远同样报以微笑,颔首道:“瞒不过道祖,不过两者皆有。”
我是不是道祖?
这个问题,其实在很早的时候,就出现在了年轻人心头。
大概是在第一次远游路上,在倒悬山的一次入梦,宁远就起了这个念头,虽然很少,但是一念生发。
梦中纵横八万里,醒时提壶赚秋风。
走过无数的山山水水,一路上,多有厮杀,很少会有停留休歇,所以这个疑问,就搁在了心底,吃满了灰。
直到这第二世,直到三掌教找上了他,谈及了五梦七心相,宁远方才捡起了这个问题。
所以他再次算计了陆沉的心境,直来直去,半点不掩饰,就是为了请道祖现身。
希望这个人间最能打的存在,能为自己解惑。
虽然宁远其实已经有了答案。
但有些事,他还是有些不敢笃定。
毕竟十五境,太过於神通广大了。
据说莲花天下的那个佛祖,在因果一道,走到了极致,法相化身,多如恒河之沙,一沙一世界。
遍及过去,现在,未来。
强如道祖,在这一点上,也比不过。
陆沉曾经游历过莲花天下,因为某些缘故,被佛祖拉去论道了一场。
那时的三掌教,早已跻身十四境,而就是这麽个巅峰修士,却被困在佛祖心相之内,数千个春秋。
而当陆沉最後离去,返回大天地之时,外界的光阴流水,只是过去了一个昼夜而已。
佛祖的心相,是一种具象化的“想象”,更是一种压根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古怪。
每一个进去之人,无论如何想,好像都可以实现,无论如何做,也都能做到,无真无假,介於真实与虚幻之间,混淆不清。
不知多少地仙深陷其中,如坠泥潭,任你万般能耐,也不得出。
据说陆沉能够离开,还是因为道祖求了情。
那麽宁远这个古怪,会不会就是某个大修士的心相所化?
比如道祖?
境界层面,无限逼近十六境,道法层面,又无限趋近於那个“一”。
这样的一个存在,能否做得到?
有可能的。
至少在目前来说,在他宁远看来,确实有可能。
虽然认真推敲之下,有不少破绽,但其实仔细想想,也都能糊弄过去,自圆其说。
好比宁远在初来之时,就得知了许多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大事。
如果他真是道祖,是道祖从某个小世界请过来的……
那麽得知这些,也不算是多大的奇怪。
世人皆知,万年以来,三教祖师做的最主要的一件事,就是把守天地间最大的那条光阴长河。
三祖各自驻守一座光阴大渡口,以防後世的得道之人,逆流直上,篡改人间轨迹,从而导致辛苦搭建的秩序崩塌。
那麽凭道祖的本事,能不能做到,以现世观测未来?
从而将这些过去,现在,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事,全数糅杂在一起,交给一个年轻人,交给他所凝聚出来的,一个崭新的一?
宁远去过藕花福地。
东海观道观的老道人,那个臭牛鼻子,就曾略施手段,带着他走了一趟福地的光阴流水。
百年千年,只不过是老道人的弹指一挥间。
十四境就能如此,十五境呢?
十五境里,最能打的道祖呢?
搜书名找不到,可以试试搜作者哦,也许只是改名了!
良久。
见年轻人回过神,道祖笑问道:“宁远,还记不记得,当年你在青冥天下,朝白玉京递剑之时,说的几句言语?”
宁远神色愕然,“我的合道根本?”
道祖点头,“是了。”
他挥了挥衣袖,“不妨再念一遍。”
宁远瞬间心弦紧绷,只是一刹过後,好似又想到了什麽,脸色恢复正常。
他轻声开口,缓缓道:“观山不语,观水无痕,长空不见月,青天不见云,
苍生皆俯首,圣者亦称臣。”
说到一半,宁远挠挠头,讪笑道:“听起来,好像有那麽点……胆大包天?”
道祖不以为意,面带微笑,补上了后两句,“我观三界尽虚影,我观万物俱无声。”
他又问,“什麽样的修道之人,可以做到如此?三界无影?万物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