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後半夜。
神秀山渡船,从北边掠来了一把袖珍飞剑。
观景台上。
察觉到气机,宁远睁开双眼,随意伸出手掌,将那飞剑拘押在手。
飞剑质地不俗,搁在山上,少说也值几颗谷雨钱,用的起这种传信飞剑的,不是宗字头仙门,也相差不远了。
拆开信件,上面的内容,只有寥寥一句话,宁远扫过之後,若有所思。
并无署名,也不是来自大骊,信的末尾,钤印了一方印章,同样无字,只是一幅袖珍山水图。
宁远却知道来自哪里。
所以在想了想后,他直起身,离开观景台,去了一趟船主厢房。
片刻后,这艘神秀山的跨洲渡船,稍稍偏移轨迹,从一路向北,变成了西北方位。
……
前不久的老龙城。
在宁远一行人走後,本该空荡荡的灰尘药铺,却没有如何冷清,来了一大拨人。
赫然是当时与宁远在渡口擦肩而过的陈平安一行人。
这次重逢,连郑大风都有些感慨,当年的这个孤苦少年,到了现在,居然摇身一变,真正成了山上人。
距离上次见面,这才过去不到两年吧?
陈平安的武道,就拔高到了五境瓶颈。
这倒也还好,对郑大风来说,只能是还凑合。
可陈平安现在,分明已经修好了长生桥,不知在那剑气长城,或是在桐叶洲,得了什麽天大造化,居然跻身了中五境。
一名观海修士,搁在宝瓶洲这种犄角旮达的地方,这种年岁,已经属於是第一梯队的天才了。
陈平安身後跟着的几人,除了那名唇红齿白的孩子,其他三人,俱是金身境武夫。
不得了,光靠这种阵容,哪怕是遭遇什麽地仙强敌,只要不是元婴剑修,估计都能打一打。
这会儿,药铺後院这边,陈平安正在与那三人对练武道,那个姓曹的孩子,坐在一旁的屋檐下,认真朗诵一首诗歌。
郑大风就坐在这孩子身旁,汉子平时烟不离手,但也是有分寸的,在孩子面前,他烟瘾再大,也不会来上几口。
孩子姓曹,名晴朗,是个有着美好寓意的名字。
汉子想起某人曾对他认真叮嘱过的话,遂看似无意的问道:“晴朗啊,跟叔说说你那家乡呗?”
“听你家先生说,你们几个,都是来自藕花福地,那是个什麽样的地方?”
郑大风有些尴尬,打了个哈哈,“就是随便问问,过不了多久,我也会离开老龙城,返回家乡。”
“叔走的路,不多,也不远,想着能从别人那边,多听点别处的逸闻趣事,以後回了家乡,也可以跟人吹嘘一番,不至於没话聊。”
孩子有些茫然的抬起头,看向这个有些无聊的男人。
郑大风挠了挠头。
曹晴朗有些木讷的点头,“我来自藕花福地的南苑国京城。”
说完之後,他又低下头去,念完了几首诗词,又开始认真抄起了书,这麽小的年纪,就写了一手好字,实在难得。
郑大风有些兴趣缺缺,不过还是追问道:“没了?不跟郑叔说说,那个南苑国,是个什麽地方吗?”
“你这麽小,就有了这麽多学问,应该是出自一个书香门第吧?家中长辈,是不是当朝的状元,亦或是什麽榜眼探花?”
曹晴朗依旧面无表情,摇头道:“没有,我祖上都是寻常人家,只是家住南苑国京城的状元巷,听我爹说,除了我,往上数十几代,都是当包袱斋的。”
孩子犹豫了一下,还是补充道:“包袱斋,就是捡破烂。”
郑大风轻声道:“你拜了陈平安为先生,离开了家乡,那麽你的爹娘呢?”
话音刚落,这个不到十岁的孩子,好似想起了什麽,瞬间就红了眼眶,本该声音带着稚气的他,却是沙哑开口。
“爹娘都死了,被坏人打死了,还有爷爷奶奶,他们都走了。”
郑大风愣了愣神,随後伸手搭在他脑门上,低声说了句对不起。
孩子连忙摇头,表示没关系,还说过了这麽久,都快半年了,早就不会如何伤心了。
因为先生说过,人要向前看。
郑大风笑了笑,让他继续读书,他则是沉着脸,站起身,离开後院,拿上一串某人留给他的钥匙,一路到了隔壁。
打开锁,汉子走了进去。
目的明确,一路到了天井下。
这里有一条四方长桌,上面除了一封信,空无一物。
宁远走後,将糕点铺子的钥匙,交给了郑大风,还留了一封信给他。
当时汉子有些纳闷,有什麽话,不能当面直接说,非要写什麽信,这不是瞎闹腾。
宁远也没卖关子,直接说了,要他先不要拆开,看情况再说。
大风兄弟就问了,这个情况,到底是个什麽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