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就别想了。
就是原装的M35头盔,也别想防御住鬼子的子弹。”
点了点头,表达了对超子思路的认可后,一旁的赵正开口请求了起来:
“最近工作太忙了一些,兵工厂这边都有些日子没来了,带我们看看如今有哪些产品吧?”
超子也不推迟,带着胡彪和赵正两人,径直来到了一个算是仓库的窑洞中。
进门后,首先拿起了一把结构简单,犹如水管子一般的冲锋枪,开始介绍了起来:
“考虑到有一个乙种团的装备在路上,还有一段时间就到了;其中大都是步枪,自动和半自动武器极少,火力密度不够。
所以我们基于台儿庄的经验,制造了这一种冲锋枪。
它使用毛瑟7.63毫米口径手枪弹,虽然加了一个保险后没那容易走火了,但还是比较容易卡壳。
不过我还是建议最少制造一百支,能解决一部分我们火力不足的问题。”
一看这都要丑哭了的玩意,胡彪就知道这玩意是司登冲锋枪的仿造品。
这玩意二战期间被嫌弃得厉害,随便都能说出一堆毛病来。
不过谁叫这玩意成本低,制造简单了?以他们当前有限的设备和加工条件,有冲锋枪使用就不错了,哪里还好意思挑三拣四。
随后的时间里,超子又介绍了更多装备:
“仿造的毛瑟1932式驳壳枪,与冲锋枪一样使用毛瑟7.63毫米口径手枪弹,因为简化了生产工艺……”
“仿造八九式掷弹筒,因为刚才质量的原因,它比起鬼子的重一半,使用专用杀伤流弹,最大射程也只有150米……”
“火箭筒……”
总之,当超子巴啦巴啦的一番介绍下来后,给胡彪的感觉是:
比起那些原装的型号,这些仿造的武器,在质量和效果都差了一筹,甚至是更多。
好在凑合着也能用,尤其是其中防RPG-2的火箭筒,可算是当前其他国家都没有诞生的全新装备,一旦亮相后一定能给鬼子一个大大的惊喜。
唯一的问题,就是根据超子的说法,以上装备的月产量都太少了一点。
为此,胡彪对着超子要求了起来:“武汉会战最多在月底就会结束。
估计最迟一个多月后,鬼子就会对苏北独立团大规模用兵,兵工厂必须加大以上装备的生产速度,为战斗做好准备。
所以月底的时候,起码要提升五倍才行。”
面对这样一个要求,超子手一摊开后说道:“你干脆杀了我算了,我做不到。
不说其他的东西,光是最基本的钢材;现在我们的土高炉一天若是全力炼钢,起码能出三吨粗钢和生铁。
平定县到处都有煤铁矿资源,原料方面不成问题,这些情况都没错。
但是你知道为了弄到足够炼钢一天的原材料,需要准备多久时间吗?
平定县的铁矿,品位也就在百分之二十六七左右,也就是说炼一吨钢铁要4吨的铁矿,以及最少两吨的煤。
涉及了开采,选矿,洗煤,还有用大车运送过来,最后才能填进锅炉中炼钢铁;整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消耗太多人力和物力,以及时间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01章三喜临门(二合一章节)(第2/2页)
根本不是其他穿越中的一样,嘴皮子一动就能搞出来。”
“马上就是农闲了,我再给你招点人过来,尽量扩大产量吧。”胡彪闻言之后,有些底气不足了起来。
因为以上增加人手的承诺,代表着更多的钱粮和物资消耗,以苏北独立团当前寒酸的家底来说,真是愁人啊……
随后的时间里,胡彪终于和赵正离开了兵工厂。
不同的是,胡彪检查了一番今晚的岗哨后就倒头睡下,但是他在睡梦之中,都在想着哪里变出一些钱粮来。
而赵正回去之后,则是在一盏油灯下,开始写着一份准备发送回我党总部的电文。
在电文中,他首先对于胡彪和他的一众伙伴,近期的一些表现,给出了相当正面的评价。
认为他们这些人虽然江湖气息重了一些,工作态度有时会有些散漫,但也是一些无伤大雅的小节,在大是大非方面根本不需要怀疑。
另外他们的个人能力,比起原本估计的还要更强了太多。
不提在军事指挥方面,光是在工业发展和装备制造方面,就值得我党其他地方好好学习。
因此他建议在总部,还有根据地挑选一批有文化、有技术的骨干人员,加强了必要的保密培训后。
就秘密来一趟苏北独立团,一边帮忙一边学习。
最后则是考虑到苏北独立团,接下来面临着鬼子进攻的威胁,还有在经费上的严重缺乏,申请总部支援一部分资金。
这样一份电文写完后,赵正亲自操作着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