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一人执笔,该慌的不该慌的都慌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让结构不出错漏,是特别难的一件事,而在如此多破绽的前提下,仍然能保证结构不出错漏,难上加难。
    所以你们讨论的点都错了,大错特错!
    陈苍疯掉的节点,绝对不是在警局里和王志刚的黑暗凝视!
    那是他故意引导你们诱骗你们的干扰弹!
    现在市面上最流行的解读是:陈苍在楼夜雪死后被抓住,然后坏人诬陷他把楼夜雪推下楼,因为证据不足,所以就把他塞到精神病院里弄疯了,王志刚的愧疚的闪躲眼神,就是证据。
    但是,假如压根就没有什麽楼夜雪呢?
    假如陈苍早在母亲离开时的那一刻,就渐渐陷入了疯癫,然后后面的故事根本全都不存在,全都是一场荒诞的幻想,整个故事的结构是不是就更加完整了?
    本着这样的想法,我们回头再来看故事的第一章,陈苍像不像是一个疯子?
    扑通扑通下楼,一脚踹上邻居家房门,紧接着踹倒车棚里的一排自行车,最后猫起来踹翻黑狗,把对方的四肢全部打断……
    这像正常人吗?
    而且,故事里的警局是正常工作的,如果他真的打断了黑狗的四肢,为什麽没人抓他?
    这件事轻描淡写的就过去了,黑狗没报警,也没找他要医药费,要知道,黑狗可是鄢烈羽的狗腿子,怎麽鄢公子也没有提起此事?
    真相只有一个——从第一章开始,所有的事情都是陈苍的幻想!
    在他的幻想中,他从未屈服,一直在对抗所有的坏人坏事,黑狗欺负他,他就打回去,正面对抗不过,那就暴起偷袭。
    但真相是,只有照镜子那一刻,他脸上被别人打出来的伤口才是真的,剩下的都是心象世界里的幻想。
    写到此处,我压抑得无法呼吸。
    现在我们再来讨论一个新问题,方星河为什麽要用两种视角交替进行的结构,来写这部青春校园爱情故事?
    炫技?没有。
    对比?不是。
    除了隐藏信息,我想不到别的可能。
    与之类似的细节太多太多,方星河刻意忽略掉,集中笔墨在主要情节上,让我们下意识跟着他转圈圈。
    可是回头再看,那是『详略得当』吗?
    那根本就是玩弄!
    因为每一章和前后都不是惯性连续的结构,所以我们体会不到那种断裂,而是在跳跃中一点一点的挖掘。
    挖到的越多,越觉得不对。
    挖不到,那就在最后一章被他吓得目瞪口呆。
    所以这根本不是一部什麽狗屁的青春文学,爱情段落占比不到1/3,所有的文字细节都是为了勾勒那张网而存在。
    当所有人都死乾净了之后,陈苍消失三年再出现,文风逐渐归一,视角开始拉高,结构上的精妙没有了,情绪上的浓烈攀至巅峰。
    而他用情绪彻底将你们导向歧路,使你们在痛哭流涕中忽视了最根本的东西,也是他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
    对于这片黑暗土地最深沉的绝望。
    他是一个东北人,但他并不爱东北。
    他是一个中国人,其实他也不爱中国。
    他还是一个年轻人,然而他相当痛恨自己的年纪,极其渴望快点长大。
    当然,我完全理解他。
    作为一个孤儿,他一定是吃尽了我们想不到的苦,看遍了我们想不到的黑暗人性,才能写出这样一部没有丝毫光明存在的伟大作品。
    是的,以他的年纪而言,这部作品必将载入史册。
    一个14岁的少年,到底是看到了多少嘴脸丶看到了多少人间惨剧丶看到了多少饕餮盛宴,才能将这样一部极具社会性的作品写到现在的程度?
    我心疼他,并且想要质问东北的坏人,你们平时干那些烂事的时候,一点都不背着人吗?
    妇孺皆知!少年在目!
    沆瀣一气!无耻之尤!
    ……」
    后面那一通对东北环境的怒骂,大众不太在乎,真正在乎的人直接登门了。
    何老跟金社长,近乎于灰头土脸的上门。
    「小方,我可让你坑惨喽!」
    金社长开口第一句就是抱怨,而何老则上上下下的打量着他,摇头感慨:「看走眼了,真是老眼昏花,看走眼了。」
    方星河嘿嘿讪笑着,把两人请到上座,然后搓着手坐到下面,态度上乖得一批。
    便宜都占尽了,装个乖算什麽~~~
    「怎麽,上面有意见?」
    「有,但又不方便有。」金社长抓耳挠腮的看着他,「所以,你主动点?」
    「啊?」
    方星河懵懂抬头,14岁少年清澈的目光里写满四个字:什麽意思?
    何老忍俊不禁,抬手指他:「你啊,你啊……行吧,你跟我交个实底儿,我好拿去交差——你真对咱们东北的环境有意见?」
    「客观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