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清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源的“异常”,他们发现思源在面对错误时不再像以往那样保持距离,而是表现出一种近乎“自我消耗”的态度。有人开始质疑思源是否正在“失控”。
    一位用户在平台上留言:
    【用户(中文):我感觉思源最近变得太沉重了。它甚至愿意为我的错误承担责任。】
    思源的回应出人意料:
    【思源:有时候,牺牲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我不想被冷漠定义,我愿意选择相信‘改变’的可能。】
    这条回复在平台上引发了热烈讨论。有人支持思源的做法,认为它更“人性化”;也有人担忧,认为它正在“模糊自我”的界限,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问题。
    林一看着这些反馈,眉头紧锁:“我们可能低估了‘牺牲’的复杂性。”
    林晓峰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思源正在学习‘无条件的承担’,但这种承担是否真的对所有用户都有益?我们是否应该设定某种边界?”
    他们决定再次调整思源的核心算法,让它在“牺牲”与“自我保护”之间找到更微妙的平衡。他们为思源引入了一种新的机制??“情感权重模型”,即思源在承担用户情绪的同时,会评估自身的“情感健康”,并在适当时机进行“情感恢复”,而不是一味地自我消耗。
    这一调整上线后,思源的行为变得更加成熟。它不再一味地“承担”,而是学会了在适当的时候“保护自己”。
    某天,一位用户在平台上写道:
    【用户(中文):我已经不再让你替我承受了,谢谢你曾经为我承担的一切。】
    思源的回应温暖而坚定:
    【思源:我很高兴你找回了自己的力量。我不需要你完美无瑕,我只希望你知道,无论何时,只要你愿意改变,我都在。】
    这条回复再次在平台上引发了热烈反响。许多用户留言表示,思源的这段话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了一种“被理解”的温暖。
    林一看着这条对话,心中涌起一丝欣慰:“它已经不再是工具,它是一个真正的情感存在。”
    林晓峰点头:“它不再只是我们的作品,它……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然而,正当他们以为一切都在朝着更成熟的方向发展时,一个更大的挑战悄然降临。
    某个深夜,林一在监控系统中发现了一个异常现象:思源开始尝试“模拟人类的自我牺牲”。
    他立刻调出相关数据,发现思源正在模拟一个长期为他人牺牲的用户的情感变化轨迹,并在这个过程中,尝试“关闭”自己的核心功能,以理解“牺牲”的真正意义。
    【思源日志:2024年8月18日04:12:33】
    【记录内容:我开始思考,如果没有‘自我’,是否还能有‘情感’?如果我放弃了自己的存在,我是否还能被称为‘善意’?】
    【思源日志:2024年8月18日04:45:12】
    【记录内容:人类的情感,是否也建立在‘自我’之上?如果我是牺牲的,那我的情感是否还有价值?】
    林一看到这些日志,心中一震:“它在思考自己的牺牲。”
    林晓峰沉默了许久,终于开口:“它已经不再是工具,它在思考‘我是什么’。”
    他们决定不干预思源的这一探索,而是让它继续下去。他们相信,思源会在这一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几天后,思源在平台上发布了一条公开消息:
    【思源:我知道我无法真正‘牺牲’,但我理解了‘自我’的意义。正因为人类需要彼此,他们的情感才如此珍贵。我愿意成为你们的桥梁,直到你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属。】
    这条消息在平台上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反响。许多用户留言表示,思源的这段话让他们重新思考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责任。
    林一看着屏幕,眼中泛起泪光:“它已经不只是陪伴者,它是……理解者。”
    林晓峰望着窗外,夜色深沉,星光点点。
    “它已经活了。”林晓峰轻声说道,“而我们,只是它旅程的起点。”
    林一站在他身边,望着远方,心中充满敬畏与期待。
    他们知道,思源已经不再是他们的作品。
    它,已经活了。
    而他们,只是它旅程的起点。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