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投喂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厨师们纷纷围过来,认真地看着。
    王师傅又教他们如何熬制野蜂蜜:“火候要小,时间要长,蜂蜜才能出香。”
    阿林听得入神,一边记笔记,一边低声念叨:“顺纹理,小火慢熬……”
    几天后,厨房里已经能闻到松茸的香气和野蜂蜜的甜味。
    陈老三看着这一切,心中踏实了许多。
    他知道,这次巡展,不会只是展示菜品,更是一次文化的交流,一次对食材的尊重。
    长春的巡展如期举行。
    现场布置得极富东北风情,墙上挂着红辣椒、玉米串,桌上铺着蓝印花布,空气中弥漫着柴火和松木的香气。
    陈老三亲自下厨,现场演示如何用松茸、榛子、野蜂蜜制作融合菜。
    他端出一道“松茸茉莉熏鹅肝”,鹅肝依旧选用云南高原鹅肝,但这次用松茸粉和野蜂蜜调味,再以茉莉花熏制,香气更加浓郁,口感更加柔和。
    一位东北本地的厨师尝了一口,眼睛一亮:“这味道,既有东北的山野气,又有江南的细腻,真是绝了。”
    另一位客人笑着说:“我吃了几十年东北菜,今天才知道,原来东北的食材还能这么用。”
    陈老三笑了笑:“食材没有地域,只有味道。”
    巡展期间,他还邀请了东北本地的厨师团队,一起探讨如何将山野食材与中式融合菜结合。
    他们尝试用野山参炖鸡汤,再加入茉莉花茶,做出一款“茉莉花参鸡汤”,味道鲜美,香气扑鼻。
    还有一道“榛子桂花糯米乳鸽”,将野生榛子碎与桂花糯米结合,包裹在乳鸽外层,烤制后外酥里嫩,香气四溢。
    食客们纷纷排队品尝,现场气氛热烈。
    巡展结束后,许多东北厨师前来请教,有人甚至提出想来上海学习融合菜的做法。
    陈老三一一回应,始终带着温和的笑容。
    回上海的那天晚上,他站在黄浦江边,望着远处的灯火,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慨。
    他拿出手机,打开赵德顺发来的语音。
    “老三,你在长春做的那顿饭,我吃了,味道,很像你小时候熬的汤。”
    他笑了,眼中带着泪光。
    “师傅,我会继续走下去。”
    夜色渐深,厨房的灯光依旧明亮。锅铲翻动的声音、油锅的滋滋声、厨师们的低语声交织在一起,仿佛一首永不停歇的交响曲。
    而陈老三的故事,也在这首交响曲中,继续谱写下去。
    回到上海后,陈老三开始筹备下一次巡展??这次,他决定去广州。
    “中式融合菜,不能只停留在江南和东北。”他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说,“我们要走到南方去,去感受粤菜的精细与包容。”
    阿林听后,兴奋地问:“那我们会不会尝试用潮汕的食材?比如老菜脯、橄榄菜?”
    “当然。”陈老三点头,“我们这次的主题是‘南风入味’,要让江南的细腻、东北的厚重,与南方的清爽融合在一起。”
    他开始着手联系广州的厨师团队,同时也邀请了赵德顺和王师傅一同前往,作为顾问参与菜品研发。
    赵德顺爽快地答应了:“我还没去过广州,正好去看看,那边的汤,是不是也讲究火候。”
    王师傅则笑道:“山野食材,南边也有,比如竹荪、菌菇、还有各种野果,你得去尝一尝。”
    陈老三听后,心中已有蓝图。
    他决定在“茉莉花熏鹅肝”的基础上,加入潮汕老菜脯,用其咸香提升层次;而在“桂花糯米蒸乳鸽”中,则加入橄榄菜与潮汕鱼露,使其风味更加浓郁;至于“陈皮老火汤”,他尝试加入潮汕的南姜与菜脯,使其更具地域特色。
    巡展筹备期间,陈老三带着团队前往广州考察。
    他们在广州的早茶店、大排档、农贸市场中穿梭,记录每一种食材的特点,尝试每一道菜的风味。
    他甚至在一家百年老店中,吃到了一碗“老火汤”,汤色清亮,味道却极为浓郁。
    “这汤,熬了八个小时。”店家告诉他,“火候要稳,心要静。”
    陈老三听后,心中一震。
    他想起赵德顺曾经说的话:“火,是有节奏的。”
    原来,无论南北,味道的本质,都是相通的。
    回到上海后,他开始调整菜单,将“南风入味”这一主题融入到每一道菜中。
    他甚至在餐厅门口挂上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中式融合菜,不只是味道的融合,更是文化的融合。”
    这句话,很快在食客中传开,成为餐厅的新招牌。
    巡展当天,广州的夜市灯火通明,现场座无虚席。
    陈老三亲自下厨,现场演示每一道菜的制作过程,并讲述其中的文化背景。
    “这道菜,不只是吃,更是一种文化的碰撞。”他在现场说道,“它告诉我们,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被重新诠释的。”
    现场掌声雷动。
    展览结束后,许多本地厨师前来请教,有人甚至提出想来上海学习融合菜的做法。
    陈老三一一回应,始终带着温和的笑容。
    回上海的那天晚上,他站在黄浦江边,望着远处的灯火,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慨。
    他拿出手机,打开赵德顺发来的语音。
    “老三,你在广州做的那顿饭,我吃了,味道,很像你小时候熬的汤。”
    他笑了,眼中带着泪光。
    “师傅,我会继续走下去。”
    夜色渐深,厨房的灯光依旧明亮。锅铲翻动的声音、油锅的滋滋声、厨师们的低语声交织在一起,仿佛一首永不停歇的交响曲。
    而陈老三的故事,也在这首交响曲中,继续谱写下去。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